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之钢铁雄心>第四百零四章

游击战是一种很麻烦的战术,因为通常游击队都依附于当地百姓,并且从当地的百姓那里获得支持。//* *//甚至很多村落里的百姓就是游击队,只要他们需要的话…

所以想要清除游击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你很难从百姓中辨别出哪个是游击队。而如果草率行事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制造出更多的游击队出来….

另一个世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多年也没将游击队清理干净?在严光看来这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理由就是,美军对一个区域的游击队(恐怖分子)发动打击的时候,在干掉几个恐怖分子的同时也会顺便干掉几十个当地百姓…

没错,美国人的理由很正当,那就是消灭恐怖分子。

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人而言,在消灭恐怖分子的同时附带一些平民伤亡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那些有家人牺牲的平民会理解吗?如果仅仅只是消灭恐怖分子到也没什么,可是自己的家人也会无端被杀害…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美国人居然无法理解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为什么会仇恨他们…

不过也不奇怪,谁叫死的不是他们的家人…

仇恨只能制造仇恨,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人或者是十多个、几十个的家族,那么将这些人全部杀光也就算了,可如果对手是一个有着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民族呢…

难道要将这个民族彻底的灭绝掉吗?

虽然严光很清楚这并非做不到的事情,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人就屠杀了至少上百万的亚美尼亚人。

而在另一个世界的二十年后…

然而不管怎么看。这么做都是一件极为疯狂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因此无论如何,种族灭绝xing的屠杀都是不能接受的…

更何况他们已经成为国社z fu管辖下的新国民,扬起屠刀屠杀自己的国民?还是洗洗睡…

——————————

暴力能够解决绝大部分的事情。但依然有一部分无法解决,至少在新领土上的问题就不是暴力所能解决的。

因此,国社z fu必须要用一种更温和的手段,而这种手段就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同化新领土上的原住民。

毕竟人口是中国的一大优势,而通过优势人口来同化他人才是最好的手段,至少这五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这种手段一直都非常有效…

在这种思路下,国社z fu开始诱导国内的人口迁移到新领土上去。

为了能够利诱更多的人口迁移到新领土上。国社z fu甚至还开出了许多极为优惠的条件。

像是免除农业税什么的就不用提了,因为农业税在中国已经取消很多年了,提出这样的政策来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真正能够引来人口的,是免费赠送耕地这样的条件…

一百亩的耕地。而且是每人而不是每户…

要知道哪怕是在内地,一般的农户也不过只有几亩地而已,而只要迁移到哈萨克等地就能免费获得一百亩耕地…

在内地,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一般在工厂工作的工人每个月也能赚到十块大洋。效益好些的还能多赚到点,然而哪怕是这样一个工人想要买到一百亩耕地,还是需要至少十年的奋斗。

而现在,只要举家迁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就能免费的获得一百亩耕地,这样的事情有谁不愿意干?更何况除了一百亩的耕地外。z fu还免费赠送拖拉机、燃料和所需的粮食等…

(在历史上的新军一个月也只有7块银元,而这已经算是相当难得的高薪了。中的国防军在一战前夕也只有10块银元的军饷。另外在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迁往欧洲的华工每个月的薪水。唔,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在英国工作的华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月能赚到10块银元,而在法国工作的华工同样是10个小时,但是却能赚到16块银元,不过也不难理解,毕竟一个是在前线另外一个则是在大后方。当时中国一共向法国派了十四多万的华工,在战争中失踪和伤亡了近两万人,所以当工人也不是件很安全的事情。

另外华工的工资当时大概相当于法国工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过当时法郎和银元的汇率是变动的,因此16块银元是法郎汇率最高的时候,随着战争的继续,法郎的汇率也是变动不停,在法郎价值最高的时候一个法郎大概价值4银角,也就是4毛钱。然而根据当时华工们的说法,他们在抵达法国领到第一次薪水后,发现一个法郎仅能在法国买到一个鸡蛋…)

与时俱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防军的军饷仅有10块银元,不过到了25年显然不可能会是这个水平了,毕竟就连普通工人的工资都达到了10块银元的水准。

(当时的10块银元可以买1000多斤高粱!如果按这样的市价来计算的话,一年可得12000千高梁,即可养活24口的家庭,因此10块银元绝对不少。)

虽然当时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10块银元,但就算如此一名工人想要买下100亩耕地也需要10年不吃不喝的继续,更何况除了耕地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因此在得到了z fu的召集令后仅在第一个星期全国各地就召集了十万人…

而且根据z fu的统计,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扩大,因此在第一年就至少能将一百万人迁往哈萨克斯坦等地…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