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之钢铁雄心>第二百六十章 协约国观察团
p>

随后这些外军的观察团成员到是没有间接就奔赴战场,终究他们都已经收到了领事馆传过来的资料,对宣布北伐的国社军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就在他们做好准备,准备到前线去的时候,最远的巴东却已经失守。

当时他们到是没怎么在意,终究巴东那里只有两个团的北洋军而已,剩下的那个鄂军师恐怕连三流都算不上。何况当时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那个鄂军的师长马邦德临阵脱逃的话,国社军也未必就能赢的这么轻松。

只不过等到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国社军却已经打到了潜江…

除了潜江外,剩下的汉阳、汉口乃至前一段时间的武昌战役都给了这些外军观察团的成员很深的印象。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社军强大的火力,而且这种强大火力不但是重装备上的,同时也是单兵装备上的。

“如果硬要说的话,大概国社军的单兵素质并不如北洋军,但也接近了欧洲二流水平。不过在火力上,这支队却是绝对的欧洲标准,尤其是单兵火力上更是远欧洲水平…”

这些协约国观察员怎么也想不到,在亚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然能够看到上千门火炮对轰的场面。尤其是日本的观察员,最受震撼的就是日本观察员,因为在国社军的炮兵部队中,120口径的重炮绝对不再少数,哪怕是210的重型榴弹炮竟然也有二三十门的样子,要知道现在的日本陆军也不过只有十多门240重型榴弹炮罢了。(明治四十五年也就是1912年,到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时,日本进攻青岛要塞也只不过是派野战重炮第二联队照顾12门240重型榴弹炮参战,能够想象这种重炮在日本的数量有多稀少,不过这也和日本更重视海军,导致陆军火力装备差有关。)

在日本,重炮口径最大的是仿制自意大利的280榴弹炮,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此炮无论是在日军占领旅顺要塞203高地,还是摧毁港内俄舰上,都起到了决定xing的作用。不过这种榴弹炮用的是青铜制炮身,而且设想年代太久,所以在xing能上有很大的缺陷。到如今已经不怎么实用了,也正因为这样,日本人才会设想了明治45年式240重型榴弹炮。

然而和其他军队不同的是,日本人除了240这一口径,再往下的话,也只有150榴弹炮而没有同口径的加农炮,在此时的日本部队中,口径最大的野战加农炮也只有105而已,在重火力上日本陆军有着严峻的缺失…

这种缺失在平时大概并不算什么,观察团的几个日本军官也不觉得日本陆军在重火力上差于英国人和法国人会有什么问题,可如今竟然连中国人也在重火力上越了自己,这就让日本人脆弱的心灵有些承受不了了…

(其实日本也有150口径的重型加农炮,只不过这种加农炮的重量在野外时达到了惊人26吨的,要知道同时代同口径的150榴弹炮也不过2吨多重而已,那个多还只是多90公斤,考虑到这种重量和当时世界各国的野外交通运输能力,野战时已经基天性够无视这种日本加农炮了…)

当然同日本人不一样,英国人和法国人关注的并不是国社军的重火力装备,而是他们的单兵装备。

“德造毛瑟98、丹麦的麦德森、美国的勃朗宁m1911…”

除了这些,还有40转轮式榴弹射器和在武昌战役时才出现的霰弹枪等…

从冯国璋和段祺瑞那里要来了几套榴弹射器和迫击炮等武器后,穆特不得不承认这些武器的设想思路确实是相当的独特。尤其是榴弹射器和迫击炮,在让所有人都头疼的战壕战中能挥相当出se的效用。

“有这样的装备,再加上单兵素质并不差于北洋军多少,想必战役最后的胜利者会是那个叫严光的年轻人,而不是在北京的袁世凯…”

想到那些设想独特的武器,再加上国社军拥有数量众多的重炮,穆特和罗德罗他们不得不如此想道。

而现实证明穆特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虽然在战役的过程中国社军的进度并不总是顺利,但每战的最终获胜者却都是年轻的国社军,而拥有悠久历史的北洋军却是一败再败…

等到前一阵时间的时候,北洋军以至就连重要的汉口镇也给丢了。

到了这个时候,穆特他们已经能够确定北洋军的结局。所以每天除了到战场上去观察国社军的战局外,就只是在城内的防空洞里老老实实的呆着,免得哪天外出的时候被天上落下来的炮弹给炸死这种时候被炸死,就是死了也是白死…

当然,在躲避炮弹和炸弹的同时,这群人也见识到了国社军的另一种武器,空军…

在过去,观察团的人不断都将飞机视作是一种玩具,顶多也就是在侦查的时候有些用处。不过在遭到空军的轰炸洗礼后,不少人却对飞机的作用有所改变,尤其是在面对100公斤的航弹时对这件事情冯国璋大概会隐瞒别人,但却绝对不会隐瞒观察团的人。

在北洋败局已定,段祺瑞、冯国璋全部弃城出逃的时候,这群观察团的成员就留在城内,一边用电报联络汉口领事馆,向他们建议将结盟的目标转变为国社军,一边留在冯国璋安排的住处里等着国社军的人找上门来。

领事馆的人对观察团的建议自然是不以为然,终究眼下局势相当明了,北洋已经不可能在坚持多少时间了,等到中国就国社军一个势力,他们就是想和其他人结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即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章 协约国观察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