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唯我独裁>第552章 伦敦大轰炸
的火红色的蘑菇云。顷刻间照亮了方圆几十里。猛烈的爆炸冲击波更是席卷一切,并引起整座电厂的一连串的大爆炸,烈火纷纷。浓烟翻滚。

“该死的!多等一会儿在投不行吗?当我们命贱是不是!”

“别啰嗦了,有骂人的力气就快点跑!”

张乃武带着几个队员们拼命的往外跑,爆炸声在他们的耳边此起彼伏,冲击波刮得他们的身体不住的东倒西歪,无数碎片横飞,割破了他们的衣服,浑身火辣辣的疼痛。

神鹰小分队不愧是特种部队当中的特种部队,这个时候他们爆发出了非人类的能力,竟然在饱和式的轰炸中逃了出来。

当然。他们身后还跟着不少尾巴,德国okw情报局的特工们也不是吃素的,死死的盯着神鹰小分队。看到电厂被摧毁的他们,此时已经红了眼睛,发誓要把这支敢来偷袭的敌人消灭。

“c5!你他娘的的干什么呢?不爆头你能死啊,赶紧把我们的尾巴干掉!”

张乃武气不打一处来。c5作为小队的最强悍的狙击手,此时正在对德军追兵们一一进行爆头式狙杀(只打脑袋)。对于狙击手而言。刺杀单独目标时,以爆头第一方式,但是在面对众多敌人时。就不允许进行爆头射击,因为那太费时间(头的目标小,不容易击中,或者需浪费高手一些修正弹道的时间),哪怕浪费零点一秒的时间。都可能让己方人员被敌人击杀。因此,这时候的狙击手被要求向敌人的躯干射击(目标大,容易击中),用最短的时间干到敌人有生力量。

而这个c5一身高强的狙击本领,也造就了他自傲的个性(特种兵的特种兵都有个性,因为他们有自傲的本钱)。

此时正爆头上瘾了的c5,被队长一吨臭骂,顿时知道错了,连忙放弃爆头战术。

夜色下,在 米外的c5,借着爆炸产生的白昼般的火光来锁定敌人的位置。只见他拿出了最快的射击速度,开火、拉枪栓退子弹,子弹上膛再开火,一系列动作极为神速,眨眼间完成。一发发狙击子弹嗖嗖嗖的射向敌人,基本上枪枪命中。德国特工们顿时发现了对方有狙击手掩护,在付出了十几人的死伤代价后,顿时放弃了追击。

就这样,神鹰小分队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并且安全的撤离。不过,出来后的众人,除了狙击手c5之外,基本上人人带伤。

中华帝国轰炸机群对德国人的重水工厂实施了饱和式轰炸,数百吨航空炸弹精确的投下去,不到二十分钟便把整个重水工厂夷为平地,烈火炎炎滔天,浓烟蔽空万里。

整个行动进行的非常的顺利,仅仅有两架h6n3轰炸机中弹,但是拥有强悍身体的该型轰炸机还是拖着长长黑烟,摇摇晃晃的飞回了基地,护航的同僚们为他们捏了一路的冷汗,直到他们安全降落才松口气。中华帝国强大的工业制造水平才是令这两架轰炸机得以安全返回的保障,从而一举奠定其空中堡垒的美名。

德国在挪威的重水工厂被夷为平地,至始至终德国人都以为是英国人干的,而英国空军更是不知道此事,丘吉尔为了给英**民打气,厚着脸皮承认了是英国人做得。一时间,协约国阵营对英国空军大为褒扬,但英国人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希特勒得知重水工厂被炸毁了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戈林阻止远程轰炸机群对英国本土包括伦敦在内的大轰炸,给英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直到多年后,这件事才被公开,人们才知道当年的这件事是中华帝国空军做的,而且是世界上第一次空地协同作战的实战,被世界各**方以经典战例写入军事教科书里。

伦敦大轰炸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大轰炸,从1938年12月16日(挪威重水工厂被炸后的第二天)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全面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1300个昼夜。超过33.2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9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三座城市之一。

1938年12月16日的早晨,伦敦的天空还在浓浓的大雾中笼罩着。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都躲在壁炉前烤火取暖。

英国海岸雷达站发现了从西班牙方向飞来的数千架飞机,他们是德国空军轰炸机群的精锐,原本是打算支援西班牙军从法国后方突击法国,因为意大利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让希特勒很是不满,于是决定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联军,分别从三个方向攻击法国,让法国疲于奔命。

但希特勒昨天接到挪威重水工厂被炸之后,认定是英国人干的。德国的核武器研究进度因此遭到严重拖累(重水生产困难并且耗费巨资),这令希特勒大为光火,于是立即下令在西班牙待命的德国轰炸机群前往轰炸伦敦,作为报复行动。

伦敦的空袭警报声突然想起,很多人都没有如训练时学到的那样,就近找一个防空洞或者找一个空旷的地方躲起来。因为他们不相信德国的轰炸机群会飞到伦敦,毕竟空袭一国首都会招致国际社会抨击。除非事先通报,给国际人士撤离的时间,但显然英国没有接到这样的通知。

“可能是路过伦敦去轰炸其他地方的飞机吧!”

伦敦人大多数都是这样认为的。

德国机群飞


状态提示:第552章 伦敦大轰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