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立隋>第三十七章 李渊西行

华县,在李世民主动撤退之后,便成了隋军临时指挥所。全\本\小\说\网

杨浩看着手中,苏定方从冯翊郡送来的军报,沉吟着,说道:“看来李世民是想要集中力量,打一场长安保卫战了!”

“李世民此人,是唐军之中,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容小视。此人善于偷袭粮道,当初在河东,与宋国公大战,曾经一度偷袭定杨军粮道!”

“但,潼关入关中,几乎一条直线,李世民想要偷袭粮道,就难上加难。”杨浩缓缓说道。

“陛下,我军有投石机,李世民就算坚守长安,只要以投石机投掷,长安又怎么守得住?”凌敬说道。

“朕只是可惜,当初大匠宇文恺奉命建造此城,本是想要大隋江山永固,不料却被反贼窃取。”杨浩说着,揉了揉眼睛。“不过如今李渊迁都武威,带走了数万将士,长安虽然还有六七万之众,却不是敌手。”

就在这时,曙光照耀的门庭,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有人说着:“陛下,李尚书快马传来军文!”

“传上来!”杨浩说道。

片刻之后,就有心腹侍卫将军文递了上来,杨浩拆开一看,说道:“当真是喜事,二哥动作真快!”说着,将军文递给了凌敬。

“想不到巴蜀之地,竟然传檄而定,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凌敬看了,当即站起身来,施礼说道。

“巴蜀虽定,但依二哥之言,冉肇则拥兵数万,狼子野心之徒,巴蜀之事,必须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啊!”杨浩说着,又说道:“二哥虽然平定巴蜀,但仍滞留夔州,就是有着考虑!”

“但薛万述、薛万淑两位将军,仍可按照继续北上,攻打汉中!只要汉中一下,就可以绕到蓝田关之后,将武关大军,解放出来!”杨浩缓缓的说着。本来是想要三路大军攻打长安,但此时,巴蜀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归附大隋,就可以四路齐出。尤其是从巴蜀经由汉中,可以取道陇西,截断李世民万一战事不利想要撤退的后路!

“这一战,李世民必将无路可逃!”杨浩说着。

杨浩并不知道,此时的李世民,正站在长安以东的一处,来回走了几步,说道:“克明,以你之见,隋军会在此地驻扎?”

杜如晦瞧了一眼四方,点点头,说道:“此地依山,又近水源,正是用兵之地。”

李世民听了,说道:“孤也是如此认为,那么,半夜之时,就让士兵依计而行!此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让隋军密探给查了去!”

杜如晦点头,说道:“秦王殿下放心,此事微臣亲自督促,断不会有失!”

李世民走上两步,示意亲兵随后,朝前走去。杜如晦见了,紧紧跟上。

两人站在一条小河边,微风带着暖意,李世民沉默良久,说道:“想不到,窦轨居然不战而降!”

“赵郡王被困夔州,许绍此人,本是文帝同学,自然不会一心一意帮助赵郡王,投效隋军,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杜如晦说着。

“夔州一下,巴蜀精锐,或死或降,成都不过数千精兵,那里能抵抗?”李世民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在他的心中,还是希望窦轨能够为国捐躯,至不济,也要抵抗一阵子再投降啊!就可以为他在长安,争取到一定的时间,从容做出部署。

“殿下,可是忧虑巴蜀一定,汉中危矣?”杜如晦说着。

“汉中,接巴蜀,临关中,乃是重地!只是,这时,又哪有余力拨兵守汉中?”李世民说着。

“秦王,只希望长安这一战,能够击溃隋军主力,这样,才能挽回劣势啊!”杜如晦看着河面荡起的涟漪,缓缓的说道。

“这一战,孤必将竭尽全力!”李世民说道,目光冷冷。

就在这时,忽然后方,奔来一匹快马,到了李世民的跟前,说道:“殿下,再过一个时辰,陛下就要出发了!”

“孤已知晓,你回去告诉父皇,孤这就赶过去!”李世民说道。

“遵命!”那人策马而去。

“走!”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带着亲兵,朝着长安城进发。

半个时辰后,就接近了皇城,但他并没有进城,而是继续朝着开远门的方向奔去。那一串长长的、带着沮丧神色的百官,看着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的秦王,在街边驰骋,依然没有信心。他们虽然不愿,不想去武威,但这个时候,李唐虽然受挫,但要杀他们,还是易如反掌。

“爹!”李世民远远的看见父亲的龙辇,在队伍的前端,高声喊着,跃下战马,有些气喘吁吁。

“世民,你来了?!”李渊的手臂,微微的颤抖,自从他接到华阴战事的消息,原本苍老的头颅,更是白发苍苍!

十指连心,这太子被俘,齐王战死,对他的打击,比起河东沦陷,平阳改换门庭,更让他悲痛欲绝。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郁闷,悲愤,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虚弱的身子,就更加虚弱了!

“爹!”李世民的声音之中,有着苦涩。虽然他对前途,还充满了信心,但父皇就要远走武威,他的心中,还是不舍。尤其是看到父皇在数日之间,似乎又老了二三十岁,如一个九旬老翁,怎能不叫他心痛?

“世民,你留守长安,一定要小心谨慎啊!若是不敌,就退出关中,去武威!”李渊说道,声音带着苍老。他入据关中之后,虽然纳了不少嫔妃,生了不少儿子,但论当打之年的儿子,却只有李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李渊西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