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卫国大军阀>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云汇聚北洋灭(一) 第一更 求订阅

第五百二十八章风云汇聚北洋灭(一)第一更求订阅

对不起,昨天兔子的三更承诺食言了。今天保底两更。会努力三更。

………………………………………………………………

徐蚌战场,国防军和北洋军的对峙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国防军率先发动了攻击。蒋百里亲自到徐州前线指挥作战。

为了试探,国防军率先发动攻击,三个师的精锐开始冲击北洋军的阵地,在国防军成立以来如此大规模出动兵力尚属首次。北洋针锋相对,甚至为了弥补兵员素质上差距,北洋一次动用兵力超过十万人。双方的碰撞极为惨烈,无论是国防军还是北洋军在高层命令下都是死战不退。战场在短时间内就吞噬了大量的生灵。

随着战场不断进行下去,越来越多的部队在双方统帅冷酷的命令下投入到战场,双方从十几万的对抗变为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大对抗。大量的士兵陨落,双方之间的战斗极为惨烈。

轰轰轰!

国防军的重炮部队让北洋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支一支北洋军成建制的被国防军炮弹撕碎。面对前线的惨嚎声,吴佩孚心坚如铁。随着他的命令一支一支的部投入进去。对北洋士兵来说战场就是屠宰场,而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玉帅,国防军兵力不必我们少,我们现在已经被全面压制了。”北洋军参谋长沉声说道。吴佩孚麾下新兵太多,武器装备和国防军相比更是有很大的差距。

“知道了。”吴佩孚淡然的说道。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部队正在快速败亡。但是他没有丝毫的办法。武器装别上的差距不是人数能够磨平的。而且国防军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的汇聚。现在在总兵力上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北洋不能在战场上取得突破,国防军优势会不断的扩大,到时候,北洋就真的没有丝毫的机会了。

“敢死队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好,一共一千人,分成五支分队,随时可以投入后方作战。”参谋长说道。

“出发吧!希望他们能够成功!”吴佩孚说道。

“是!”参谋长点头,北洋人早就听说国防军军中有一些精锐的小部队,常常执行一些渗透刺杀的任务。本来吴佩孚是非常看不上这个的,认为这些太过下作,不是正统军人应该做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北洋已经被全面压制,吴佩孚更是知道西南投靠北洋,国防军的实力进一步飙升。为了北洋,吴佩孚也只能选择这种他看不上的战法。

“小部队渗透作战是国防军发明的,目前各方势力都没有使用。国防军内部肯定没有多少防备,这是我们的机会。”吴佩孚的沉声说道。

一百多万大军绞杀在一起,吸引了各方势力的眼球。要知道,自从太平天国覆灭之后,国内再也没有爆发过如此规模的作战,而且有心人都知道,这一战将是关乎中国命运的战争。如果北洋胜利了,那中国还可能维持现在的一切,如果国防军胜利了。中国真的要面临巨大的变革了。以北京政府的一贯强势,全国各方势力肯定会受到剧烈的冲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防军胜利可能极大,南方各方势力终于开始考虑怎么应对将来的变革。

北京少帅府。

徐蚌会战作为中国国内可能的最后一战,冯庸不得不关注。前线的电报源源不断的传到冯庸这里。巨大的沙盘推演展现了淮河流域巨大战场的形式。

“吴佩孚的动作有些奇怪啊?”冯庸皱着眉头说道。这两年来,他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只坐镇总部,统兵作战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每一场大战冯庸都会亲自接收前线的消息并进行沙盘推演。他统兵作战的能力未必有多强,但是眼光确实锻炼出来了。再加上和蒋百里李俊这样一流的军事将领交流,让冯庸的能力军事造诣有很大的提高。

李俊也是皱着眉头点点头。他也觉得不太对劲。要知道,现在蒋百里手中集中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战场投入作战的精锐部队也已经达到近三十万。再加上国防军武器装备上优势,北洋硬拼肯定会处于下风的。而且吴佩孚不是莽夫,这样死拼的手段不应该出现在他身上。

“吴佩孚现在只是硬碰硬,难道他有什么依仗吗?”冯庸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不好说,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洋毕竟统治中国好多年,或许有什么潜在的底蕴。”李俊谨慎的说道。

“不管怎么样,现在战场上对咱们非常有利。我相信大哥肯定能够抓住金辉,一举击溃北洋军。”冯庸笑了笑说道。蒋百里自从加入国防军,几次大规模的作战都是胜利,这次自然不例外。

李俊想了想,点点头道:“正面战场我们已经取得压制,其他方面也该有动作了。”

“不错,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上海,在灰蒙蒙的雾气掩饰中,一支型号杂乱的庞大舰队出现在上海外滩。为了瞒过日本人的耳目,这路舰队几乎全都是夜行。这些商船是北京政府和茂森商会控制的商船,被政府征用,暂时用作运兵船。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来到了上海外滩码头。

一艘一艘的小船从大商船上放下来,一个个满载士兵的小船迅速接近海岸,很快,码头隐秘处汇聚了不少的国防军士兵。

“敌袭——!”码头上响起尖锐的警笛声。驻扎在码头上的北洋军士兵终于发现了正通过小船上岸的国防军士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云汇聚北洋灭(一) 第一更 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