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雄军>第六十七章 明光之战 12
山炮近距离射击,许鸣还加了料,他把铁路线的铁轨和枕木全部拆下,与条石一体,构筑了极为坚固的机枪掩体,除非日军的重炮直接命中,否则根本无法伤害其分毫。

宫下的第一次进攻遭遇惨败,首攻的三个步兵小队和工兵、炮兵小队几乎全灭,只有10几个残兵缺胳膊少腿地逃了回来。

小横山旁边的一个小山头,不到50米高,日军准备占领,并以此为依托,支援进攻竹高地的部队。

这个小山头是如此的不引入注目,日军的一个中队长根本就不在眼里,他攻占了不知多少山头,哪个不比这个要更高,更险阻,眼前的根本算不上山头,只能算土坡。

一个冲锋就能解决问题呦。

可当100多鬼子冲至这个小山头前,首先就踩上了一圈守军预设的地雷,最前的几个鬼子兵或者说鬼子的一部分登时在空中飞舞,紧接着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又像雨点一样袭来,鬼子还待坚持,左右两侧阵地的重机枪已经形成相互恻射的火力,整整一个中队的日军,只有1个逃回

一个冲锋确实能解决问题,可解决的是日军。这个阵地,就是守军给日本鬼子设下的死亡陷阱。

进攻马山高地的是日军的一个中队,他们使用了毒气进攻。

以前的进攻中也遇到过困难,但毒气一发,再顽强的支那军人也无法承受。虽然这违法了国际公约,但从中大大获利的日军,还是乐此不疲地使用这种海牙公约明令禁止的武器,尽管他们已在这个公约上签上他们的狗名。

老鼠都活不了,支那人难道比老鼠的生命力还要顽强

人类绝不可能有老鼠的生命力,但老鼠决无可能有人类的智慧

早在日军进攻前,许鸣就猜测日军可能使用毒气。他依稀记得,历史上的南昌会战,日军在修水河畔一次性使用超过4万枚毒气弹,使中队损失惨重,一举击破罗卓英苦心经营的防线。而在武汉会战中,日军的毒气也大量使用,日军只要进攻不顺,就极有可能使用这种卑鄙的手段。

但毒气的使用和烟雾弹大大不同,它需要极为苛刻的气象条件,特别是风力,必须保证在25米秒到35米秒之间,风力太小,毒气无法飘送,风力太大,毒气很容易被吹散。

这样就很好办了,能有这个条件的守军阵地,许鸣已经事先安排好了防毒面具。更幸运的是,日军还没有使用糜烂性的“黄弹”。

穿得像潜水员的日军一个个前进着,临头的中队长已经想象工事内的守军一个个捂着脸,扣着喉咙在痛苦挣扎,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把他们用刺刀全部捅死。

对了,中队长记起了大队长的淳淳教诲,占领阵地后,一定要消灭证据,支那兵决不能留一个活口,没有爆破的毒气弹必须全部找到。

找这些到处都是的特种弹还真是有点难度啊,似乎比杀掉没有抵抗能力的中毒守军要难得多啊。

不过他多虑了,他用不着考虑这事了,死人是没有烦恼的。

阵地上,所有的步枪子弹都已上膛,机枪手的扳机业已扣上,迫击炮的弹翅已经被放入炮筒。迎接他们的,是一起以机枪为手段,步枪为补充,迫击炮和手榴弹为点缀的大屠杀。

“什么,马山出现了日本的毒气,我军伤亡如何,阵地有没有守住”许鸣听说日军使用毒气,心里也有点不安稳。虽然他部队为此单独做过训练,战前布置也非常详细,但战场上的环境毕竟不能和纸面上相比。

“报告师座,鬼子全灭,我军伤亡轻微”通讯员的报告充满喜悦而又有力。

“好。”许鸣激动得发抖,这决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

“把马克记者他们找来,算了,我亲自去。”许鸣刚说完前面,又改变了主意,眼前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给鬼子施加政治影响。他要把这事扩大,在世界媒体上广为宣传,这会给日本原本就很糟糕的名声雪上加霜。

明光和台儿庄一南一北成为中日战事的焦点,在这里,除了中国自己的记者,还有英法美等四五个外国记者。

“许鸣将军,情况属实吗”美联社记者马克修得不相信,日本可是海牙国际条约的签约国,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玮做这种事

“诸位,如果诸位不怕危险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到马山高地现场视察。”

“我们当然要去,但许鸣将军,您的意思是您不怕危险,和我们一起去。”芝加哥新闻报的格文乔治充满敬意地说道。

“不,我作为指挥官,到前面视察是应当的,你们如果去,才是真正的不怕危险。”许鸣对这些胆大的记者也很尊敬。

...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明光之战 1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