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走着>第501章 火炮手

卢晓航出征之后,卢九德倒是没有回京师,他按照卢晓航的吩咐将京营的人手全部调到了洛阳之中,这给了朝中的大人们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好像卢晓航要迁都到洛阳。

但是现在不是商量这个的时候,京师周围已经大战在即,谁也不可能用过多的精力来分散卢晓航的注意力,否则到时候大明没了,京师在哪儿根本就是无关紧要了。

卢晓航用了五天的时间赶到了京师,这个时候多尔衮的大军已经开始源源不断从山海关向着京师方向挺进了,这一次多尔衮没有选择攻打山东,大明将两支强军拉了过来,多尔衮根本不敢将战线拉得过长,那样很容易被人家突袭后方,到时候满清没了,这次进军便没了意义。

所以多尔衮采取的策略是步步蚕食,而何可纲和阿达礼激战数日,不分上下,两军互有损伤,算不上谁占了便宜。

这一次算是一次势均力敌的战斗,一方面配备了火器的大明军伍与满清的骑兵有了一战之力,而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大明的军伍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军伍了,以前的大明军伍吃不饱穿不暖而且没有军饷,被文人集团压制,就算是他们的主将见了监军太监也要矮上三分,这就让整支军伍很难有充足的士气,大家打仗完全是当兵吃粮混口饭吃,能打赢最好,打不赢抓紧时间跑路,反正死了也不会有什么抚恤的银子,反倒是或者还能找点事情养家。

但是现在可不同了,基本上所有的将士都有了自己的饷银,想着这场仗打完之后可以回家买上几亩薄田,然后娶个媳妇也算对得起祖宗能够开枝散叶了,而且这一仗如果打得好,那么极有可能光耀门楣,就算不幸战死父母养老的银子都有了,而且这个时代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的,家里还有其他兄弟的也不用担心家里的香火断了。

现在打仗说白了打的就是银子和前程,而且是由皇上亲自指挥的,带队的将军也都是熟悉的将军,文人在军中只能出谋划策而不会指手画脚,这种仗打起来简直太舒服了,要是大明早这么干,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的时候就能直接给他儿子留下十三副铠甲当遗产,哪儿还有什么后金甚至还建国了。

大明当时虽然没有什么精锐,但是要是没那些文人太监捣乱绝对成不了现在这种状况,不过现在也好,崇祯爷那阵根本吃不饱饭,军饷都被贪墨光了,现在自己将军的饷银很多,自然看不上自己这些小钱了,况且谁敢贪墨自己的银子,直接能去皇上面前告状,到时候军法无情可不是说说就算了。

所以整个满清看来,这支大明军伍虽然还属于大明,但是和以前的大明军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初除了关宁军在袁崇焕的军法下死不畏战,卢象升的天雄军也算得上一个很好的对手,其它的卫所官兵见到自己的旗号都能跑得远远地。

由于卢晓航之前有令,大军不得擅自行动,结阵防御等待自己到来,不过若是紧急情况尽可随机应变。

卢晓航担心的是李大牛和黄得功万一冲动之下用步兵去冲骑兵可就真的贻笑千古了,不是卢晓航自信,关于火器的应用这个时代应该找不出第二个比自己领悟更深刻的人,毕竟后世的那些影视剧可不是白看的。所以没有紧急情况,不能把火药白白浪费在没用的地方。

不过由于多尔衮和他的大部队在后面跟随辎重前进,所以满清一直没有发动全面进攻,河洛军和江北军当然不会主动出击,每天只是看着关宁营和对面的骑兵战斗,然后在一旁用火炮助威。

这些天倒是没有白费,李大牛和黄得功发现了几个火炮手的好苗子,那技术简直到了指哪儿打哪儿的地步,所以一直没让他们的炮火停下,李大牛虽然没有听过后世那句:好的狙击手是用子弹喂出来,但是他也知道火炮和弓箭的原理差不多,熟能生巧,既然有了好苗子就不要浪费他们的天赋。

而黄得功心中还存着另一种心思,当初关宁军在关外用火炮轰伤了敌酋一名,几个月之后便传来了努尔哈赤的死讯,袁崇焕在奏折之中说明了努尔哈赤可能被炮火所伤,崇祯大喜之下昭告天下上次关宁军白银十万两,让黄得功可是羡慕了很久,他就想着效仿一下前辈,来上一炮,只要能够轰死一名大将,自己江北军也算是一战成名了。

对于努尔哈赤被明朝的火炮所伤致死,满清讳莫如深,在史书之中只说是毒疽发作而死,而且他们还列出了宁远之战之后努尔哈赤亲征蒙古为由,说明大明方面胡说八道。

但是卢晓航心中却一直有一个疑问,努尔哈赤据史料记载是在清河汤泉疗养,然后乘船由太子河而下转入浑河,与大妃阿巴亥相见之后才身死的。

为什么他早不死晚不死偏偏与阿巴亥相见之后就死了,要知道当时的大妃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的后宫之中权势无二,黄太吉要想杀她可是难比登天,若是得知了努尔哈赤的死讯,阿巴亥必定会倾其全力辅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上位。所以黄太吉极有可能秘不发丧一直等到阿巴亥孤身前来立刻宣布努尔哈赤的死讯,然后命令阿巴亥殉葬。

而且毒疽之说实不可信,最可能的便是他被火炮的气浪上了肺腑,当时闭过气去,满清慌忙撤退,途中才发现没有身死,但是他毕竟六十多岁了,内腑受了伤,所以这才没过几个月的时间便身死,只是可惜了阿巴亥因为他身


状态提示:第501章 火炮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