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走着>第385章 沧州

两天之后大军到达了沧州地界,这个时候阿济格已经距离沧州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了。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是多尔衮的胞兄,他与多尔衮和多铎都是一个母亲,但是阿济格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智慧,在当初黄太吉抢夺大汗之位的时候选择了漠视,最后还是不免走漏了消息,说是努尔哈赤本来打算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的,结果被黄太吉抢了去。

当时多尔衮年纪尚轻,阿济格也没有出手帮忙的意思,所以多尔衮和多铎较为亲近,他们两个在黄太吉的手底下一直是共进退的,反而阿济格和他们像是陌路兄弟。不过如今出征缺少能征惯战的大将,所以多尔衮将阿济格派了出来,就算是这样,阿济格也只是领了一个不讨好的差事。

如今若是打下了山东,那么全是多铎的功劳,若是阿济格这边有一点失误,那便是他的罪过了。

但是阿济格这个人没什么政治智慧,他不懂多尔衮为什么这么安排,以为多尔衮无人可用还得依仗自己,所以出征之时还是洋洋得意的样子。

阿济格听到手下的探马禀报大明的军队进了沧州城内防守,城外没有留人,冷笑一声:“汉人就是这样不禁揍,只会躲在城墙里面用大炮,只要咱们冲上城楼,他们立刻就会束手投降。那个对面的大明军队有多少人?”

手下的探马回禀道:“启禀英亲王、郑亲王,敌人大概有四万人上下。”

阿济格伸手便一鞭子抽到了探马的脸上:“我让你向本王禀报军情!”

旁边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很难堪,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自幼由努尔哈赤抚养,与黄太吉交好。当初黄太吉驾崩的时候,济尔哈朗第一个出来阻止多尔衮登基为帝,后来虽然多尔衮被迫妥协,但是心里面恨极了济尔哈朗和豪格。

豪格好说,他本身有勇无谋况且年纪尚轻,多尔衮简简单单找了几个理由便把豪格给削了爵位在家中静思己过。但是济尔哈朗不同,这个人自小便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讨,身上军功赫赫,在八旗军之中颇有威信,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正蓝旗的旗主,而且是大家选出来的辅政大臣,自己虽然架空了他,但是想动他十分不容易。

这一次出征终于给了多尔衮机会,他故意将阿济格和济尔哈朗放在东路军,只要有了纰漏,便立刻将他们革职查办,多尔衮觉得现在之所以自己不能登基不过是因为济尔哈朗这些人阻拦自己,等他们全都被削去爵位,到时候自己再登基为帝,谁也不能阻止自己。

所以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便到了一军之中,只是阿济格也看不上济尔哈朗,他就是明显地嫉妒,明明自己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为什么黄太吉要把自己的正白旗旗主免了让给了多尔衮,济尔哈朗不过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凭什么就能做正蓝旗的旗主。这一次自己做了主帅,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也很无奈,自己虽然是辅政大臣,如今竟然沦落到了阿济格的手底下,只能看着阿济格的脸色行事,满清的军规十分严厉,违抗上官最高的可以直接斩首的,虽然阿济格不见得斩了他,但是要是找事打他几板子还是很容易的。

探马被抽了一鞭子,很是委屈,只得重新说道:“启禀英亲王,对面的大明军队有四万人上下。”

阿济格点点头:“立刻命令手下的将士用布袋垒砌通城的道路,这座城池算不得高大,再垒高点,咱们的战马便能冲上去了。”

探马立刻前去传令,他可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万一说错了什么话,再砍了自己的脑袋可是不值得。

二十五个牛录是七千五百人,很快这七千多人便用布袋装满了土,然后上了马匹开始向着城内进发。

再说卢晓航进了沧州,于波已经早就带人开始从城墙部署了,沧州的百姓倒是很热情,听说鞑子进关了,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要共同御敌,于波只能安排他们搬石头然后准备给大军做饭。

城里面有不少退伍的老兵,跟城中的人说道,鞑子只要进了城,那肯定是鸡犬不留,不管男人女人全都掳到关外去给他们当牛做马,所以城里的百姓反抗的情绪很高涨。这可都不是故土难离的事情了,若是子孙后代全都是满清的奴隶,那可不答应。

沧州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古往今来,沧州战事频繁,民遭涂炭,非尚武不可图存。此地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隐姓埋名,传艺为生。

《水浒传》之中便写道林冲刺配沧州,所以沧州在后世那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说的是南有佛山,北有沧州。沧州的武术现在还在发展阶段,等到了清末便是武术发展的高峰,那个时候镖局途径沧州,必须撤下镖旗,全体人员不能喊镖局的口号。因为镖局的镖旗和口号有耀武扬威的意思,在这里耀武扬威必定会出丑,所以人称“镖不喊沧”。

这个时候沧州百姓的尚武精神便可见一斑,城头之上站着几百号人手帮忙,丝毫不在意城外的马蹄声阵阵,领头的名叫王开山,开口便对于波说道:“将军有事只管吩咐,只要是我沧州城的人接了将军的令便是我沧州接了将军的令,若是有一处地方被鞑子打破了,我沧州的百姓就算是填人命也会把城池夺回来!”

于波很高兴,开口说道


状态提示:第385章 沧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