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若是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是会跑的,当时的情况谁都认为是必死之局,黄龙之所以留下,无非是想挽回祖父的荣耀,其他人之所以留下,是因为义气。
好在这个世界没有让他们失望,这些人总算是得到了回报。至于那些逃回去的人回去之后只舒服了不到半个月,黄龙便带着大队的商船接自己的人前去南京享福。
按照七叔和九叔的想法就是,这帮狗东西既然有难不能同当,那有福就不该同享,但是黄龙禁不住他们老少苦苦哀求终于还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至于到了南京城他们的家人是为奴为婢那可就不是黄龙能管的了。
得到了卢晓航的消息,黄龙可是高兴坏了,自己的人自从川蜀回来便一直闲着,天天操练也无所事事,如今终于可以干活了,这水师也算是派上用场了。当听说要去劫掠鞑子的时候,黄龙更高兴了,这一下可是干回老本行了,劫掠这种事自己在行,不过皇上说了不用和巢湖上一样手下留情,那些人杀起汉人来从不皱眉,这个方法倒是可以变一变了。
却说黄龙到了山东之后,山东的官员已经按照朝廷的吩咐给他建立了一个水军基地,但是这毕竟是长途奔袭,一个大的基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中间许多小基地,补充需要的东西,好在北方的人因为海禁很少出海,这也就导致了这片海上没有什么水匪。
至于以前经常来大明劫掠的倭寇,卢晓航知道他们的老大丰臣秀吉已经死了,那个老家伙德川家康潜伏了许久欺负完了丰臣秀吉的孤儿寡母,成为了全岛的统治者,这标志着为期二百六十四年的德川幕府时代正式到来,这个时代岛国人绝对是乖宝宝,因为他们闭关锁国,绝对不会出海一步的。
卢晓航虽然自己很讨厌闭关锁国,但是岛国人闭关锁国那绝对是大好事,不说别的,他们那帮武士不死不休,出来就是大麻烦,想到这里卢晓航突然萌生了让人去岛国传播白莲教的想法,若是他们国内也有百姓难活,白莲当生的现象,后世的八年抗战估计三五年他们自己国家就开始造反了。
那个时候就不用什么原子弹了,嗯,想到这里卢晓航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为了岛国人民不受原子弹的苦楚,为了世界人民的和平,应该这么做。
当然卢晓航绝对不会把这个种族灭绝了,也不会压制他们的发展,他们就是中国的镜子,每当中国看到他们就会产生危机这才有利于这个民族的发展。
黄龙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建立了三个基地,已经具备了长途奔袭的条件。而在这个时候,京师的朱慈烺终于失去了耐心,一个月之内他曾派出七个使者前去劝说周遇吉。
周遇吉虽然是个忠君爱国的人,但是他深谙为官之道,如今已经旗帜鲜明投奔南边的大明,若是再摇摆不定,只怕到最后哪边也讨不得好去,既然上了南边的大船,就要一条路走到黑,况且南边的皇上确实比北边的朝廷英明,最少不会同根相残。
朱慈烺对周遇吉报了极大的希望,而巨大的失望之后,他的心是冰冷的,在他看来,这些臣子又伤了自己的一片热心。自己明明没有亏待过他们,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让自己做这大明的皇帝。如果崇祯活过来告诉他,父皇当时招揽卢晓航都没有成功他或许还会平衡一些。
但是没有人跟他说他所面临的情况,他只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关宁军十分勇猛,他只知道南边的朝廷因为惧怕关宁军从河间府退兵一直退回了河南的地界。他只知道现在他才是大明的天子,谁也不能违背他的命令。
就在他坐不住的时候,北面的多尔衮也坐不住了,本来多尔衮的打算就是要看一看他们的鹬蚌相争的好戏,但是都一个月过去了,南面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让他十分失望,南面一片祥和,一点打仗的意思都没有,至今吴三桂的关宁军还在京师没见有出兵的迹象。
终于再也坐不住的多尔衮开始厉兵秣马,山海关外的满清骑兵开始多了起来,看起来不日就要南下,守在山海关的祖大寿立刻将消息传给了京师的吴三桂。吴三桂大惊失色,山海关只有两万兵马,若是挡一时没问题,若是想多挡些时日绝对是不可能的,再说自己的粮草军械也不够支撑大军两面作战。
若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出兵南下,不用周遇吉出兵,自己的后路就会被断了。想到这里吴三桂果断决定和南边的朝廷和谈,在他看来,南边的朝廷对己方的政权还是有好感的。
但是朱慈烺是崇祯的儿子,自小耳濡目染,心中早就打定了绝不屈服的念头,如今听说吴三桂要和南边的朝廷和谈,自然是极力反对。
这是朱慈烺和吴三桂的第一次冲突,结果出乎朱慈烺的预料,除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大臣,满朝的文武几乎全都倒向了吴三桂。这一幕让朱慈烺十分失望,他刚刚十四岁,正是后世所说的逆反心理最严重的时候,若是崇祯他还能忍住,但是吴三桂就是一个武将,自己已经封了他做平西王,他竟然还敢如此放肆,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于是,就在吴三桂一面派人去南面和谈,一面派军队回山海关防御的时候,朱慈烺开始暗地里联络自己的亲信大臣,准备培育自己的势力。在他的密旨之下,周奎和朱纯臣开始刻意培养属于他自己的死士。
朱纯臣和周奎,一个是李自成的暗桩,一个是崇祯朝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