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全战军阀>第31章 新旧更替

胡志在二月七日与章宗祥代表的北洋签下了一纸协定:皖军退出山东,清廷退位后,北洋军将逐步退出长江北岸的湖北,由皖军接收。至于以后执行的时候北洋会不会遵守约定,胡志不知道,但那一百万的大洋可是真真的。有了这一百万,胡志打算开始正儿八经组建第一只普通人的部队,计划是一个混成协。资历、能力都有待考验的徐应山,赶鸭子上架担任第十一协协统,主持编练工作。徐应山是开心无比,短短几个月就获得了这么一个实职,他运气的背后是安徽军政府专职人员的极度匮乏。部队的编号是第十一混成协,这是胡志为了区分与系统部队的编号,此协将以原辎重营为基础进行扩大,在徐州得知消息的辎重营全体官兵都兴奋无比,因为在扩编中,大多数人的官职都能提升一级或两级,甚至是sān_jí。

不过之前去当巡警的原辎重营官兵并没有羡慕他们或者后悔,他们现在已经是官了。这二百来人,在巡警训练营和巡警们进行了一个月的简单培训后,现在已经全部上岗了,三千五百警力被分别布置在了安庆和池州、宁国地区,原辎重营的张和兴、蔡永年两个哨官分别担任安庆、池州两地的巡警局长,维持地方治安,同时第二批巡警的招募训练工作也在继续,军政府警署署长一职暂时无人担任。巡警的制服被统一为耐脏的黑色,他们就没军队的待遇了,普通警务人员为黑色棉布制服,黑色大檐帽中套一圈白线,无章,黑色布鞋打白色绑腿,不过装备确没短了他们,皆是人手一支汉阳造,从以前到现在的战斗中缴获不少。这个还是比其省的军队装备情况要一些,很多地方的军队是枪都配不齐的。驻于各地的三千克隆人士兵,也开始逐渐将治安工作交与巡警,让胡志又多出了一些机动兵力。

章宗祥在走了之后,又来了另一波人,也是北边来的,胡志根本没见,那竟然是宣统他爹载沣的代表。虽说是没见,但来的意思也是传达到了胡志这,竟然是来招安的……希望胡志能够归顺朝廷,进攻南京乱党,还许下了一堆的官职和爵位,比如什么两江总督、一等公爵之类的好听的头衔。这主要还是由于南方大量旧官和旗人逃到入安徽,并且受到了地方军队的保护,这个所谓保护,实则是因为克隆人军队在维持地方治安时的呆板所造成的误会,赶尽杀绝也不符合胡志这个现代文明人的意识更是懒得管这些事,胡志现在满脑子是扩张地盘,如果有十几万大军,胡志早就往京城打了,然后南边也不会放过的。而且载沣的人来的也不巧,胡志正和杨翠腻歪中,毕竟外出了一个月,憋了一个月。

总之,外人表面上看起来胡志对清廷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也就不知道谁给载沣说了这个荒唐的提议,而且还同意了,给人有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这也说明清廷马上就要撑不住了,连去“招安”胡志这种不可能的办法都给使出来了。在以袁世凯为主的各方势力的威逼压迫下,清廷在二月十五号发布了《逊位诏书》,时间略有变动。在各地的一片欢呼中,一个七岁的小孩也真正开始了他近乎牢狱的一生。以安徽为首的几个省发出通电,应举推翻满清的首要“功臣”,袁世凯为新政府的总统。

能勉强归类为起义的安徽军政府在这天也稍微庆祝了一下,不过十分简单,大家就是鼓了了鼓掌完事,因为这天有对安徽各界人士更重要的事情,胡都督要办喜事了。胡志在这天与杨翠正式成亲举办婚事,大批的人来到安徽庆祝,以安徽本地的官员居多。都督府门前是人山人海,大都体态丰盈、衣着讲究,送贺礼的队伍更是排出了两条街,让胡志笑的合不拢嘴。同时这一次安徽各界要人的集会,也是对刚上任不久的安庆警局局长张和兴和他手下巡警的一次考验,虽说主要的安保工作由军队负责,但他们也是不敢放松,全员巡警加班,在大街上巡视。

婚宴是由李贤卿让他家的官家帮忙拾掇,婚宴主持是刘启珍。胡志与杨翠拜堂的同时,江面上的六艘炮舰还会鸣炮。让身兼工商、财政两处的李贤卿看着是一阵的感叹可惜,不是因为钱,而是在对他自己的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感到可惜,让那个长相并不是太出众乡下丫头成了“第一夫人”。

除了两位新人外,另一个倍受追捧的是胡志的乡下小舅子杨林盛,胡志在安庆城内给了自己小舅子找了个院子,又送去学堂读书识字,还好原本是个老实的乡下小伙,没有仗着胡志的地位在外面胡作非为,暂无学坏迹象,不过以后就说不准了,人都会变的。

传统婚礼并没有胡志想象中那么有趣,那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胡志都在跟到访的宾客挨个问好:有省内各商会的代表、各府官员代表、省内同盟会代表,南京方面甚至也派来了代表来恭贺,不过不用指望他们带多少贺礼;还来了几个洋人,英国商人代表、法国商人代表和日本商人代表,胡志还借此显摆了一下“自己的”外语,分别用三种外语同来贺的洋人交谈,顿时引来了群人的赞扬感叹,什么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博学多才之类的赞美词句毫不保留的奉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山西都督阎百川的代表,并且奉上了一万银元的礼金,果然是八面玲珑的人物。

还有一位是胡志的旧识,曾经被胡救过的季世宽,恩人办喜事,他能不来嘛,他


状态提示:第31章 新旧更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