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徐家也只有京城有,时间仓促,根本没条件将他们已经增至几十家的蛋糕铺子、售卖网点铺货。
而且紧急收购的那些馅料也没能全部收齐,数量还有限,能供上京城这次中秋节的货,已经很了不起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方小福要靠她的策略让徐家赚到超过三十万两的利润。
她不知道这东黎国的京城有多大的消费吞吐量,但她知道东黎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是可以的,不然如意斋的手袋也不可能卖那么贵,生意还那么好。
这都几个月了,她的供货仍然稳定顺利,这就说明市场销售情况也很稳定。因此,作为最繁荣的京城,又是节令食品,新式月饼的生意不可能太差的。
而且新式月饼无论形状、大小、馅料都是独一家的,因此在包装上再别出心裁,看着高档大气适合送礼,价钱贵一点也不会有人计较的。
京城什么人最多?绝对不是平民百姓,因此,送礼有面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价钱贵一点有什么关系?
方小福从手袋的销量上推测京城消费风向,给月饼的礼盒装定价最少都是六十六两银子,六个月饼,盒面上印着“六六大顺”。
试问谁不愿意自己事事顺心?大顺可不输于上寺庙烧香抽到上上大吉的签啊。由此可见六十六两还是很便宜的。
而装了八个月饼的礼盒就要卖八十八两了,因为盒面上写着“顺心大发”,每一个月饼上也印上了“发”字。发可不只是寓意发财,也可能是升官,仕途大发啊。
而九个装的礼盒就要卖九十九两了,为了表示尊贵,盒子上面印着“九九长有”的字样,而且是镶金面的。当然不能写九五至尊,会死人的。
之后还有十二个装的大礼盒,印着“心想事成”,卖价一百二十两,但里面有四个是大月饼,算是赚到了吧。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月饼礼盒装买的不是月饼,而是寓意吉祥的礼盒啊,应节应景儿,送礼高档大气,拿得出手啊。
而且六十六两以上的几个礼盒品种,都配有瓷碟、银刀、银叉,八十八两以上的礼盒都镶了银面烫字。
只有九十九两的礼盒是镶金面的,而且只有九百九十九盒,卖完就没了。
当然也有简装的,全部是四个一盒、六个一盒、八个一盒,分别是五两银子、八两银子、十两银子,就是不论个买、不论斤称。
这种销售方式是别的糕点铺子里论斤称、论个买、就是礼盒装最贵也只有它一半的销售方式,完全没得比的。
但对于有钱人来说,你越贵就越显示你的价值,显出他的档次,越便宜反而越不招人关注了。
以前没有对比看不出来,现在有了对比,大家都不好意思去买便宜的,觉得没面子。
因此,徐家铺子的月饼一出来,几乎没怎么宣传,徐侍郎家的月饼又贵又好吃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有钱人都派出几个小厮来排队订货,生怕被别人多订轮不到自己了。
这边一排队,那些本来没打算买的人就坐不住了。
听说礼盒数量有限,赠送蛋糕的优惠也只有开业五天内才有,这跑慢了买不着咋办?于是立刻也行动起来了。
方小福没想到她的策划小试牛刀竟然就真的抓住了那些人的消费心理,保障了徐家的月饼生意,顺带蛋糕的销量也一路狂飚。
月饼是应节,蛋糕可不是。而且蛋糕保鲜期言明只有三天,提倡每天鲜吃,适合做早餐吃、做茶点吃、当夜宵吃。
这么多吃法推出去,又是味道不错的新鲜玩意儿,销量不高才怪。尤其是京城人消费得起,又喜欢攀比,不赚才怪。
方小福后来知道销售情况后也很惊讶,果然还是要有钱,没钱谁能任性?没钱谁能大方得起来?
因此她对之后去京城做生意也充满了信心。
今晚她准备的月饼都是很小个的,方便大家随手拿了吃,不必拿刀切了,也不必担心吃得多了对身体不好。
当然,依照安排,今晚的茶都是用茶叶泡的,不是糖水茶也不是姜盐豆子茶,就是给大家消脂去油的。
第一批月饼全让那些小朋友们分走了,第二批才轮到老人和妇人们,第三批是后生们,还在喝酒的汉子们就只能吃小蛋糕了。
看着堆积成小山的月饼迅速平了下去,方小福嘴角抽了抽,暗自庆幸临时开了烤房,备了那么多小蛋糕出来凑数,不然要开天窗了。
月饼分完,回味斋的糕点也装盘摆了上来,还有村里准备的瓜子、花生、南瓜饼、芝麻球、片糖、枣糕等等小吃食,时鲜的大枣、桔子、晚桃也都用端盆装着摆了出来。
当然还有他们从县城拖回来的那些莲蓬,直接将筐摆成一排,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别说妇人高兴地往前冲,就是老人们都笑哈哈地走了过来拿了两个走了。
方山村没有荷塘,附近也只有石家坡有一个,但那么一点儿哪里轮得到他们去摘?隔远闻闻香都不错了。
去镇上买可是要花两、三文钱一个咧。因为少,所以贵。结果老方家成功向他们展示了廉价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这般,一筐一筐地随便拿。如果不是要省着给孩子们吃,他们都想吃个饱了。
看着老少争抢莲蓬时的笑脸,方小福不禁在心里叹气,看来明年五子丘的荷塘要开大些才好,不然怕是不够分哪。
她可以预见,明年五子丘的莲蓬肯定要被二祖爷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