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两只木箱可算十两,买纸和书共用十两这里虚报为二十两,再买布头是四两,请文先生吃饭是八两。
帐面一共可减去四十二两。又将稿费二十两填进来,还有十两对不上哪。这十两是真正用掉的,自然对不上了。
方子湛脑中也飞快动转着,想明白了这点,从自己荷包里掏出银子:“这是上回的没用掉,先抵着。”
方小福一看,正是十两,便接了过来,呼出一口气:“解决了。”
解决了假帐的问题,也解决了布匹运回家的问题。于是文浩天招呼他们该去吃饭了。
方小福一听立刻大声道:“这回我们请客。”
“请先生莫要推辞,给我们聊表心意的机会。”方子湛立刻朝文浩天作揖请求,兄弟几个也行了礼。
文浩天见此阵仗,心知若不答应,只会让他们为难,便点头道:“好,还去上次那家,那家的菜实惠又好吃。”
这次大家不再客套。因为那家确实实惠又好吃,年轻的孩子们不会想太多复杂的事情。
一群人去吃了饭,方小福想起进城之前谈过的糕点,还是文浩天带路,他常买,和老板也熟,最后一两银子给了六盒。
梅花糕两盒、桂花糕、绿豆糕、红豆饼、千层糕各一盒,每盒都有十二块,整齐排列着。
方小福拿了一盒梅花糕坚持送给文浩天,文浩天无奈,只得收了。
还剩下五盒放进了子鸿的背篓里,又去买了两坛酒,也花去一两银子,这酒可比村里的贵,是好酒。
最后,方小福帐面剩下五十两银子,不敢再买东西了,大家抬着两只木箱,背着背篓去城门口。连文浩天都帮着抬木箱了。
去城门口,文浩天就要为他们叫马车,方小福他们自然不肯,正拉扯间,就听见子胜大叫:“快看,王胜大叔的车来了!是王胜大叔!”
大家一看,可不是么?顿时欣喜,都朝王胜大叔挥手,喊着他。
王胜大叔将驴车在路边停下,看着他们笑呵呵地:“我就说还没见你们回程哪,可巧又赶上了。”
原来除了马车有厢,驴车和牛车都是敞篷的,路上来来往往,看一眼便知道坐车的情况,王胜大叔又是老车把式,何况这帮孩子本来就打眼。
虽然他少跑县城,但在文家集回方山村的路上却不知道跑了几个来回了,他没看到,就说明这帮孩子还没回来。
这一趟有一大家子人要回到县城,他还想着,兴许又遇见那帮孩子了呢?没想到还真是,不禁也有些高兴。
这次还是不用等,这车他们包了,直接抬了箱子上去,空背篓都套起来放着,放糕点和酒坛的小背篓则小心放着,大家纷纷爬上山,朝文浩天挥手。
这次仍是坚持给了三吊钱,大家回了方山村。王胜大叔见他们带着箱子不方便,干脆将车赶到了老方家院子外面。
方刘氏听见动静就从屋里走出来,方小福朝小秋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把娘哄到堂屋去。
于是小秋便高举荷包喊着娘,跑了过去,拉着娘的手就往堂屋走,嘴里说着这次的收获。方刘氏哪肯去堂屋?直接要了荷包就回了自己屋。
小秋撇撇嘴,回头看向走过来的小七儿姐。方小福失笑,趁这机会,让大家将东西都先搬进她屋里去。
方子健和方子湛、方子维三兄弟早已快速将两个箱子抬回方子湛的屋里,用的是方小福在路上教的方法。
最大的方子健在中间,两手各抬一只,年纪小些的方子湛和方子维站在两边,一人只需抬一只,就在方刘氏注意力在银子上时,轻松地进了屋。
老太太拿着锅铲站在厨房门口,只是看了一眼有些疑惑,到是没有多想,又回去继续炒菜。
晚饭前,大家到齐,方小满也难得地等在了这里。
方小福抱着四盒糕点,方子湛抱着两坛酒,最后进了堂屋。
方小福说这些糕点是在县城买的,几次在文先生那儿尝过,很好吃,买了些回家大家尝尝。方子湛说,这次赚了钱,给爷、大伯、爹也买些酒喝。
瞧瞧,多孝顺的孩子啊。
老爷子几人便笑得脸上开了花,很是欣慰。方杨氏和方刘氏想看糕点,又不敢先动,便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并没有打开盒子,直接分给大房一盒,二房一盒,自己拿了一盒,剩下一盒不好分。
老爷子便道:“三郎,晚些把这盒给二爷家送去吧,酒也拿去一坛。”
二爷就是老爷子的弟弟方文谷,住在不远的斜对角。
二爷家里也是人多,不过家境比他们家差一些。也有几个男丁在读书,家庭关系都还不错,也是兄友弟恭,不愧都是老方家的人。
这是方小福记忆里对二爷家的印象。只是,老爷子收到礼物居然会想着给二爷送去一份,这到是有些让她意外。
不过她自然不会说什么,亲戚间友好走动,也是应该的。
方子湛便说:“走晚不如赶早,子湛现在就送去吧。”
老爷子点头,方子湛便一手抱酒坛,一手拎着糕点盒子出门了。
方小福看大家都在看她,自然知道大家是在等她算帐,而不是一天不见想看她的模样有啥变化。
于是她喝了一口彩霞倒来的茶水,润了嗓子便开始仔细说明今天进城的情况。谁做了多少物件,卖了多少钱,都一一说明。
待听到方小福做那么少却赚那么多的时候,方小满羡慕地张大了眼睛,目光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