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儿的意思……是要咱们老骨头随任么?”老爷子诧异地问道。这带家小随任也不是没有的事儿,但带长辈随任的还是太少,一般都留在老家老宅的。
“也不一定要随任,而且现在也还早着。小七儿的意思是,长辈们可以慢慢减少那些农活儿,还有家里那些琐事儿。”
“至少在想去县城住的时候能说走就走,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而不用惦记家里还有地没锄、还有猪没喂、还有鸡鸭要放出笼……”
“这样先习惯着,兴许几年后咱们就全家搬去京城长住呢,或者四处走走逛逛,看看东黎大好河山,吃吃各地的美食。”
“如今咱们有银子、有时间、有车马,不是很方便么?长辈们辛苦一辈子,不说要住大屋、穿华裳、吃山珍海味、仆从如云,至少不用继续这般辛苦劳碌下去吧?”
方小福说出的这翻话自也是和三兄弟商量过的,为以后他们进京作准备。
小七儿恢复公主身份,方子湛成为驸马,方子健和方子元不论是为官还是跑商,他们都需要一个家人能集中居住的地儿,但肯定不是青阳县,不是方山村了。
可若到那一天突然叫一家人搬去京城,他们只会惊吓、无措,各种不适应大户人家生活,反而会惶恐不安过不舒坦吧?
不如现在就给他们适应的时间,尤其家里妇人,要从农妇向夫人转变,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慢慢引导她们向前走。
方小福的话顿时让娘和大伯娘、两位堂婶娘都心动不已。她们都有小儿在县城读书,这已不是十天半月见不着,而是几个月见不着啊。
尤其子胜、子旭他们还那么小,当娘的成天担心着、惦记着,只是不敢说出来,怕误了他们读书。
唯一心安的是,他们都跟自家哥哥们在一块儿,进出有伴儿,到也不会太担心,就是太想念了。
如果可以时常去县城小住,陪陪他们该多好啊……
“小七儿说得在理儿,只是咱们都做惯农活儿的,要去县城长住,就怕闲得慌。”二爷笑着说道。
“明年、后年都有院试,二爷和爷可是老童生,不想再考考秀才?”方小福笑吟吟地看了二爷一眼。闲不怕,找事儿做便是。
“好像是不错。”二爷想了想觉得也在理儿,便看向老爷子,“大哥你也辛苦一辈子了,如今孙子都出息了,也该享享清福才是。”
老爷子今年五十八,放在现代自然还不能退休,甚至不算进入老年期。但在古代这已经是个老头子了,明年就能做六十大寿了。
“爷不用现在就拿主意,可以先考虑着。到是家里……咱们可以减少一些猪,就能相应减少每日里的猪食、清扫活儿了,可是个大头呢。”
方子湛见爷还在纠结,连忙提议。以前家穷,猪可是一大财富,养出窝能卖钱,过年还能自己杀年猪。可如今天天吃肉,也没见天天杀猪啊。
到是大杂院里来家买过不少头猪走了,大杂院的伙食里肉可不少,每天需求量就很高的。但同样的,家里养着母猪,每年要生几窝小猪崽,这养起来又是源源不断了。
而且大猪吃食多,小猪崽又要更花心思精养着,尤其到了生猪崽有后,老太太可是在后院里搁春凳,日夜守着的。
以前便罢,以后肯定不行。
“要不,等这窝大猪再养养就卖掉,小猪崽养到冬天做腊肉?”老太太纠结地说道。到底没有提母猪的事儿。
“娘,把母猪送到五子丘吧,咱们明年就不养猪了,你也少些活儿。”就在方小福思考着要如何劝说老太太的时候,就听见爹竟然开口了。
方志诚管着五子丘,对那边的情况自是了解,养猪场给县城可供了不少猪肉,养的数量也不是家里能比的。
“这头母猪可养了好几年了……”老太太不舍地唠叨起这头母猪的价值来。
“奶,您天天在后院里辛苦忙碌着,就是赚了钱也没空儿花呀,还有啊,将来若是我媳妇儿给您做了新衣裳,您还穿着去喂猪不成?”方子元帮忙劝说。
只是他说的话却让大家忍笑不已。而老太太却是突然眼睛一亮:“你媳妇儿?二郎你也准备说亲了吗?是哪家闺女呀?”
“噗。”方小福连忙低下头不敢去看二哥瞪过来的怒眼。
“二哥的意思,是以后您的孙媳妇孝顺,您要在后院里干活儿,肯定舍不得穿好料子,就只能将孙媳妇的心意搁在衣橱里了。”
方子湛见二哥在瞪小七儿,连忙帮忙解释,也算是向二哥求和。他可不敢供出安瑶小姑娘,毕竟还没提及亲事,说多了不好。
“是啊,奶,您如今可有三个举人孙子,还要在后院里忙着,也没空穿好料子,没空戴金头面,多划不来啊。”方子健也帮腔。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劝说。
老爷子和二爷还好,他们的爷毕竟是当年的三品侍郎,他们本该是官宦之后,如今有机会力争上游,自然也是心动。
老太太就是典型的农家妇人,劳碌了一辈子的命,突然叫她不要那么忙,为此还要把她喂养了几年的母猪送走,她怎会习惯?
但经不起大家劝说,她最后还是答应了先把母猪送到五子丘,家里的猪养大卖掉就不养了,猪栏重新修理改建成鸡鸭舍。
按方小福的意思,鸡鸭也分大小,大的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小的需要更精心的饲养环境。因此,猪栏正好利用上,也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