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刚过,正月十六上午,季琛在二叔季胜英的陪同下来下聘了,还有大舅爷爷同行。一辆驴车上放着叠了两层的竹筐。
虽然用竹筐装聘有些寒碜,但在农家却是常见,但一般都是或背、或挑,用驴车载还算是体面了。
老方家放了鞭炮迎聘进门,邻里都来看热闹。
虽然大家都好奇方迎春刚接回家咋过个年就能嫁出去了,知道是老外公家保媒,又觉得可以理解,加上辈份在这儿,也没人敢说什么闲话,但是看热闹都不愿意落后。
聘礼进门是不好由女家人拿的,因此只能等季琛叔侄一筐筐拿进院子,方家人这才上前接过打开查看。
四盒金头面、四盒银头面、两对玉镯和两个装珠钗小首饰的小盒,再有聘礼常备的八大提盒也装在竹筐里。
这些虽然不多,但以季琛的家境是尽力了,方小福都能估算得到聘礼的价值,季琛肯定找大舅爷爷家借了最少两百两银子。剩下就是自家的积蓄了。
如果他娶的不是方家闺女,肯定不需要这么多聘礼,靠自家积蓄勉强也能娶到,但他们知道方家情况,已经在尽力让聘礼变得体面。
因此,方家这边不会嫌弃,反而感动。
然而,当打开最后一只筐里最底下那只木盒时,大家都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两支是老山参吧?”方小福瞪大了眼睛,虽然这两支人参须多,但都不算粗,年份应该不算太久,但这样的在药铺也不会太便宜。
“虽称不上老字,但少说也有十年以上了。”方子湛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我在汪先生药庐见过,镇上平安医馆出来少说也要两百两以上——一支!”
也就是说,就这两支山参就有四百两以上了。
当然,若是给收货的参商,是绝对不到这价钱的,能到五十两就算不错了。方子湛说的是医馆的行市,无疑便是给这两支人参定了价值。
季琛叔侄一脸感激地看了方子湛一眼,但他们并不觉得这是牛皮,因为人参本来就不是包子,街边价钱都差不多。
而方子湛的话旁边看热闹的人可以选择不信,但却没人敢说出不信的话。因为方子湛以前就是汪郎中的药童,他说的当然是真的了。
因此待回味过来,便纷纷说起季家有心,方迎春有福气啊。
方迎春躲在屋里从开了一条小缝的窗子朝外张望,听到大家的说话声心里也很高兴,她长这么大还没这么体面过呢。
就算这次被接回家,穿上了好看的衣裳、戴上了贵重的首饰,她的心里也没有安全感,觉得一切都不真实。
可是眼下的聘礼都是她夫家送来的,大家的称赞都是她的体面。她可以风风光光嫁出去!
老方家以糖水荷包蛋招待季琛叔侄,方志诚和老爷子亲自陪客,让季琛叔侄深深感受到女家的和气、热情。
而方子湛悄悄拉着大舅爷爷出屋子,在厨房边角说起要将方迎春送到季家住到出嫁,并且将几方面的考虑都说了一遍。
“这样安排好,于季琛家、于迎春自己、于大杂院都没有坏处。”大舅爷爷一听便答应,能理解他们的衡量。
“在北季村买地的事儿,虽然不太好买,但还是尽量买些,不计多少吧。”方子湛想到买地的事儿就头疼。
其实最好买的是田庄,一般百姓的田地那就是养活一家人的生存命脉,谁没事要往外了?当初让外公买刘志新家的地也是逮空子,价钱也偏高的。
“这个一直在打听,只有村北口一家人今年要搬县城投奔女婿,有五、六亩地想放出来,我已经和人交涉过了。”
“五、六亩就五、六亩,总比一亩都没的好。”方子湛笑了起来。
大舅爷爷又说了季琛家开年就在侧院建偏院的事儿。
相比聘礼,建偏院真是要不了什么钱了,就是一些砖瓦什么的,木料自家山林里有。
工匠也不需要另外请,村里自己的亲戚、朋友、发小都来帮忙了,连饭都不用管,只说等建成之后来喝暖房酒,好酒好菜备着就是。
老大难的季琛终于要成亲了,大家当然要搭把手帮一下。
原本季琛的娘是想把他给分出去过,免得拖累了他。虽然现在没有分家,但另建偏院还是怕拖累了他,至少尽量不让新妇嫌弃吧。
按理说一直为家里任劳任怨的大嫂季刘氏是有资格埋怨的,但人家老方家已经给季山在五子丘找了个轻松又赚钱的活儿,她每天都开心得想唱歌了,哪里会不满呢?
季山已经在大表舅的带领下去了五子丘报到,负责人事管理的二祖爷爷带他四处转了转,把五子丘的现状和几大作坊的情况说了说,便让他今天去上工了。
这个月实际只有半个月时间,工钱是只能算一半的,但有个新年红包是一两银子,也算不错了。
季山有了工作,精神头也起来了,因此才敢找大舅爷爷家借了两百两银子,用一年还清。
不管方家嫁妆多少,都不可能用人家的嫁妆去还这笔债的,要还也是用他的工钱。
方子湛听了越发觉得这妹夫家的人都很正直敦厚,这亲家找对了。
季家人离开后,老方家收起聘礼,便开始拟嫁妆清单,到时按清单去备嫁妆。
第二天上午,方志诚就将方迎春送去了北季村,还拖了一车布料过去。
方小福教她,先请大舅奶奶找借口让人家的婶娘、大嫂、小姑都过来认识一下,再把季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