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剑啸大明>第八十五章 商业帝国

石港位于杭州湾的南部,原本是一个出海的小码头,在朝廷的禁海令颁布之后,便逐渐被荒废掉。后来汪直觉得这里地势不错,便将自己的得力手下赵霸安排在了这里,经过数年的经营,石港已然颇具规模,它面靠大海,背面环山,逐渐变成了一处易守难攻的要塞。

如今石港内已聚集了五百余人,其中虽然有部分倭人,但核心人员却都是一些沿海的居民,寨主赵霸在汪直被抓后便领导着他们,一方面对抗官军的围剿,另一方面则提防着其他势力的窥视。

李文其行走在偏僻的山道之上,在他的身后是一条长长的马队,他费劲了千辛万苦,终于将这批货运到了这里,看着前面的那座高山,他深深的舒了一口气,过了那里便是石港了,后面的这批货只要能运出海,那这趟的辛苦也就没有白费。

要说他现在的身家,已经是十分雄厚,即使再花个几辈子也未必花的完,可是不知为什么,对于从商这个行当,他总是乐此不疲,在他的眼中,钱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数字,而真正吸引他的,是在那一买一卖中所得到的快乐感受。看着自己从无到有,贸易由小变大,这份历程对于他而言弥足珍贵,他不想就此停下,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个宏大的愿望,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这个帝国如今也已经初具雏形,他原本是以丝绸贸易为主,可是随着生意的逐渐做大,他便开始加入了生产这一环节,于是,他的第一座绸庄便应运而生,资本带动了生产,原本那些维持在温饱线的农民们,在他的带动下,开始养蚕,而心灵手巧的人,也被他集中在了一起,并加以培训,成为纺织的高手。渐渐的,整个地区在他的带领下变得一片生机盎然。

有了生产,有了运输,他便开始将自己的丝绸销往全国各地,并给自己的绸庄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江南绸庄”,生意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当然,能做到这一切,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朝廷至始至终都实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想要在这样一个农业帝国之中发展属于私人的商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就以丝绸贸易为例,朝廷官面上的税收已经是十分的重,然而到了地方,各个州府衙门又分别有着各自的税收,每个官员都想从其中分上一杯羹,这就使得贸易的利润变的极为微小,再加上运输途中盗匪横行,许多商人在经历过几次之后,便落的倾家荡产。

李文其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知道想要在这样一个帝国之中发展自己的贸易,光靠商业头脑的灵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每一个地方官员了如指掌,从而投其所好,为自己谋得方便。

他其实很不喜欢这种方式,可是想要在贸易中保住自己的那一份利润,又不得不为之,如今在他的手下,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已经聚集了上千号人,这些人都在指望着他养家糊口,有时候他也觉得,能够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走向富裕,其实也是一种功德。

徐徐的山风轻轻的拂过他的面颊,初冬的天气,已然十分寒冷,可李文其的心中还在熊熊的燃烧着一股火焰,他搓了搓手,只要这次的海上贸易重新打通,他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在江浙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到了那时,距离自己的帝国可就又近了几分。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他甚至想着,如果朝廷能与蒙古人议和,他就可以将自己的货物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销往世界各地,到那个时候,世界上的每一个地区都用着自己生产出来的丝绸,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

“老爷,前面就是石港了。”旁边的李大元指着不远处道。

“终于到了。”李文其喃喃的道,他对着后面喊道:“大伙再加把劲,前面就到了。”

又走了一会,突然,不远出的树林中闪出了几个手拿兵刃的大汉,快步向着这边走来。嘴中大喊道:“站住,什么人?”

李大元连忙迎了上去,交谈了一会,他返回道:“是这里的哨兵,我和他们说过了,老爷,我们过去吧。”

李文其点了点头,他吆喝一声,马队重新燃起了火把,这一路上他们都是偷偷摸摸,如今到了目的地,也就无须在隐藏什么。

进了石港,一个身材高瘦的人迎了过来,在李大元的引见下,他对着李文其拱手道:“在下郑通,您就是江南绸庄的李员外吧,真是久仰久仰。”

李文其连忙还礼,两人客套了一阵,郑通道:“你们车马劳顿,先休息一下,我家寨主有事外出,估计会有些时候。”

李文其皱眉道:“那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的这些货……”

“哦,我家寨主并没有出远门。”郑通见他有些担心,连忙解释道:“东面的小石村那里出了一些状况,寨主便带着一部分兄弟过去了,如果一切顺利,他很快就能回来。货物嘛,你们可以现行卸下,等他来了再进行接收。”

“那就好,那就好。”李文其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他命令自己的手下开始卸货,同时在郑通的陪同下开始巡视出海的货船。

石港的人数虽然不多,可拥有的货船却是不少,其中有三艘可以进行长途海运的大型货船,都是当年汪直积攒下来的家当。货船之上布置有大型的弩箭,还有不少火炮,即使是遇上海盗,甚至是朝廷的海军也有着一拼之力。要知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商业帝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