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神话和历史记述,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上师(1469-1539)生于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属贵族阶级之刹帝利(kriya)。他是一位诗人,自少年时便喜爱思考人生问题﹔十六岁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他放弃职业,醉心宗教,抛弃双亲和妻儿,实践瑜加托钵化缘的生活。他三十岁时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宫廷”的宗教经验,且表示:“我所跟从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来自上帝的道路。”自从他获得上帝的启示后,以“上师”身份在印北旅行说教达二十年,以诗歌的说教形式呼吁民众信奉真名(tanamsakhis描述其传教的足迹遍及印度、西藏、斯里兰卡(a)。那纳克于一五二0年组织教团,训练门徒,差遣他们往各处传教。他于一五三九年第二代上师安加得(angad)上任不久便逝世。自一五三九年至一七0八年先后有十位“上师”领导锡克教。
一六七五年第十代古宾信(gobindh)上师登位,积极改革锡克教,将信徒加上“猛狮”改成剑洗礼(k),并成立卡尔沙(khalhbahadur)上师的诗篇加入阿第格兰斯(adigrantranthsahib),成为锡克教不能修改的正典。后来他宣布终止以“人物”为中心的上师圣职(guruship),改为将“经典”赋予“人格”的地位,并且称它为“格兰斯沙希伯上师”(gurugrauthsahib)。因此,这部经典成为锡克教教徒灵性的准则和政治的权威象征﹔此后,每一所锡克庙堂,都有一本格兰斯沙希伯上师作供奉和研读使用。
自第十代古宾信上师死后一百年间,锡克教没有出色的领袖,教务进展起伏不定。直到一七九九年兰日信大君(h)出现,便兴起了一个标榜神权政治的“锡克教帝国”。一八三九年他驾崩后,内部产生权力斗争﹔同期,英国殖民政府第二次派遣军队与锡克教教徒战争,一八四九年锡克教帝国瓦解,印北地区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现代的锡克教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宗教,全世界的锡克教教徒约有二千万,大都居住在印度与巴基斯坦(an)昔日印北的地区,更有部分教徒侨居昔日英国殖民地如澳洲(aund)、马来西亚(doanada)和美国(usa)迁移。由于锡克教教徒都是印北人,故其宗教富印度色彩,亦缺乏普世宣教的使命意识﹔加上礼拜时亦保守地用旁遮普方言为主,使之更封闭在民族宗教的范畴里。
公元1469年﹐锡克教教主纳拿克(nanak)就在印度教﹑回教风行的印度西北部旁遮普省(panjab)诞生。纳拿克死后﹐由弟子安格达(angad)继任﹐是为第二代古鲁(祖师)。接着有三代﹑四代?至第十代古鲁郭温达辛格(govindh)。
十大上师是
gurunanak
guruangad
guruamardas
gururamdas
guruarjan
guruobind
guruharrai
guruharkrishan
guruteghbahadur
gurugobindh
锡克教的信仰核心是上师,按印北旁遮普方言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启示上帝真名的上师话语。这种上师精神和话语,从第十代上师古宾信以后,就传承给“经典上师”──格兰斯沙希伯。
格兰斯沙希伯上师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经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中心。该经典用一百八十年完成,内容分为三十一段,包含五干八百九十四首诗,共一千四百三十页。每逢年中的庆典,信徒便抬着圣堂(gurdwara)中的经典上师出来巡游,又在历代上师的诞辰及圣徒殉教日,到圣堂里诵经两日两夜,又把经典上师从头到尾诵念一遍。每个信徒家庭都可拥有一部经典上师,并要放在特别地方供奉。经典上师之内容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真言颂》和《诗中之诗》,包含锡克教的基本教义及协助解脱的方法。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回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arabia)麦加朝圣。信徒要牢记上师的教训,培养高超的品格和内涵,在入会礼仪中,要立约不可奸淫,要工作、奉献金钱、帮助人、敬拜“真名”﹔他们更要参与社会服务,不向政治压力低头,为争取独立自主而武装起来,为奉行的真理而进行圣战。
他们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庙,亦叫“上师之家”,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头发通常不加修剪,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
。
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