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感谢“天堂不季末”大大588的打赏!
夕阳下的伯兹维尔是极美的。
头顶的蓝天是那种宛若宝石一样的湛蓝色,清透的如同加勒比海的海水,但在西半边天,夕阳却将渐渐涌出的云彩渲染成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颜色,让整个西半边天成为了火焰的天堂。而宁静致远的伯兹维尔小镇,仿佛一名遗世独立的少女,就这么静静的站在火焰和海水的分界线上,向这个世界静静的展示着她的魅力。
1881年,英国人在迪亚曼蒂纳河上建立了一个渡口,这个渡口的名字就叫迪亚曼蒂纳渡口,后来在1885年,这个渡口改名为伯兹维尔。之所以改名是有两个传说,第一个传说就是据说当时有一个叫罗伯特.弗鲁的当地人,为了赞扬当地的鸟类生存环境而起了这个名字。第二个传说就是当时这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居者j.伯特(burt),而当地人就想以伯特先生的名字为这个渡口命名,不过伯特先生却是婉拒了这个邀请,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将这里命名为伯兹维尔。
不管是什么原因形成的这个名字,这个小镇从一建立的初期,就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了当时昆士兰和南澳大利亚的关税壁垒,在1901年之前,两地之间的关税和过路费是伯兹维尔的主要收入。
不过这一主要收入来源在1901年被截断了,因为在那一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了!从此,兴盛的伯兹维尔小镇开始陷入了困境,并开始逐渐衰败。
不过到了现代,随着自驾游的兴起,伯兹维尔又重新焕发了她的生机。小镇伯兹维尔现在是自驾游爱好者通过伯兹维尔路径进入到南澳大利亚州的起始点,是众多爱好内陆自驾游的游客在澳洲内陆旅游时必来的小镇之一。
伯兹维尔路径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当时是澳洲的一条主要的赶牛牧道,后渐渐成为了一条运输家畜的主要通道,当时的牧场工人从这条著名的路径通过时发生的各种事迹,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小镇的传奇故事,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踏着那些牧场工人的脚印再次踏上这条传奇路径。
别看伯兹维尔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可是这个小镇依旧秉承着澳洲内陆小镇的特点,那就是袖珍。按说以伯兹维尔的地理位置而言,这里应该是一个拥有上千人的城镇才对,但实际上,这个小镇的常住人口只有区区一百二十多人。
小镇整体的走向是东北-西南,是一个狭长的小镇,长度大概有一千三百米,宽度却只有不到三百米。在小镇的北面,就是伯兹维尔机场。这个机场紧挨着小镇,虽然只有一条跑道,但却是一条一千六百米长的正规水泥跑道,可以起降一些中型客机。
小镇虽然不大,人口也不算很多,但小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却是非常的齐全,毕竟这里会举办每年一度的赛马大会,届时,会有超过六千人从澳洲各地甚至是全球各地汇聚到这个小小的镇子中,来参加为期三天的赛马大会。
不过在这个小镇子中,最赚钱的不是旅馆,也不是遍布的酒吧,而是那两座位于小镇路口处的加油站。据说光是在赛马大会期间,这俩家加油站每天都会售出超过1.6万升的柴油......
因为有每年一度的赛马大会,因此伯兹维尔的服务业还是相当发达的,不大的小镇中,有很多家庭式旅馆,也有两家档次不算低的酒店宾馆,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装修的非常不错。现在兜里有点小钱的唐风自然是不会亏待自己,选择住进了小镇中最豪华的伯兹维尔渡口酒店。
如果将从阿德莱德到芒特艾萨小镇的这将近一千八百公里的路程分为三段的话,那么中间的两个节点小镇就可以定为马里和伯兹维尔。从阿德莱德到马里这一段路是最长的,因为唐风要去奥林匹克坝的缘故,因此多绕了差不多有二百公里的路程,而这一段路程也是唐风耗费时间最长的,其中唐风不仅完成了给星核升级并补充能量的工作,还在安达穆卡小小的实验了一下升级为二级的星核的功能,并成功的捞取了价值过千万美元的五块黑澳宝。
从马里到达伯兹维尔这四百多公里的路程,是整条路段中最为荒凉的一个路段,唐风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走完这一路段的。在这条路段上,唐风也有不错的经历,亲身驾驶了大名鼎鼎的公路列车,就是唐风最大的收获。
到现在唐风一想起那庞大的大家伙们,心中都是不由的一阵激动。
现在唐风终于是赶到了伯兹维尔,下一个路段就是从伯兹维尔到芒特艾萨的这一段路程了。这一段路程大约有不到六百公里的样子,但比起伯兹维尔路径来讲要繁华了许多,一路上会有不少的小镇,因此走这一段路程到是不用急着赶路,完全可以边走边玩,用两天的时间最终抵达芒特艾萨。
定好了酒店,唐风就在酒店服务人员的指点下,开着车来到了距离酒店不远的一处汽车维修店,唐风的座驾从诺斯曼小镇出来之后,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跑了超过四千公里了,是该保养一下了。
将车扔到维修店,告诉里面的工作人员明天清晨七点半过来提车,工作人员很痛快的答应了唐风。和华夏国内一样,这种维护的活是维修店最喜欢干的活了,工作量不大,但却挺赚钱的。
抬手看了看腕表,距离吃饭还有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于是唐风带着德普和唐尼,步行围着这个著名的内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