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第153章 言语是品性的尺度3

思如精英,口随大众

逆流行舟很难纠正错误,并且危机四伏,只有苏格拉底敢冒这种风险。/自以为另有高见,其实是在侮辱别人,因为这意味着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你批评了某种见解,也就间接的批评了赞同这种见解的人,所以你会让许多人感到不愉快。真理只被少数人掌握,庸俗卑劣的欺诈行为却很常见。你很难根据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中说的话来判断他们是否明智,因为他们说的并不是真心话,或许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趣味,但在内心中却对这种心口不一的行为深恶痛绝。明慎的智者既避免被人反驳,也避免反驳他人。虽然他早就做出评判,但却不轻易在大庭广众之中发表。人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侵凌触犯。它们隐匿起来默默等待,在没有遇到贤达之人前绝不轻易显露。

——《智慧书》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而使你的仇人却成为你的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朋友,你就在哪里重生,而在哪里树立了敌人,你就在哪里跌倒;朋友一千个也还太少,而敌人一个也嫌多,来自朋友的一个温柔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话语,能使你忍受生活给你的多重磨难,而来自敌人的怨恨则能让你如坐针毡,原来绚烂的生活也因此黯然失色。

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多个与你相交的人就多条路,多个与你为敌的人就多堵墙,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寻求着安慰、价值和保护,正是这种星罗棋布的关系使人们不至于独自与这个世界抗争。换句话说,人正是靠彼此互助才得以生存,即便是流落荒岛的鲁滨孙也有一位名叫“星期五”的伙伴,更何况身处竞争激烈、充满喧嚣与纷争的社交圈中的我们。因此,轻易得罪人是一种剥夺自己生存空间的行为。而易于与人相适应者,其明达显而易见。

人往往喜欢与自己志趣脾气相投的人接近,同样也就远远地躲开那些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打交道的人。但更多的时候总会与不甚喜欢的人共事。而调整自己,能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才是强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得到你的欢心的人并不等于没有有点,其人格也不一定就有问题,或许我们还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本领,来充实自己。是以,我们要学会抛开一已成见,放开心胸,诚以待人。能和不喜欢的人相宜,是一种处世技巧,更是一种智慧。

哈蒙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他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佛来堡攻读了3年。毕业回国后他去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哈斯托是个脾气执拗、注重实践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

当哈蒙向哈斯托求职时,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佛来堡做过研究,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于是,哈蒙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道:“其实在佛来堡时,我一点学问也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了。”

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连忙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那么,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聪明的人在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时,或是在面对不同意见时,就容易做些“小让步”。每当一个争执发生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想:关于这一点能否做一些让步而不损害大局呢?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应付别人反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让步,以保证大的方面取胜。

调整自我以适应他人,并不说明你是个没有原则的人,反而更证明你的大度和审慎。让步并不代表妥协,而是为了赢取更大的胜利。会做人的人,也会在各种情况下与不喜欢或者不相投的人平和地相处,这就是睿智。世界如此之大,而联系却异常紧密,谁能保证与那些不投机者发生联系呢。一旦某事此刻你需要这些人相助的时候,事先与他们打好关系,对你来说无疑是有莫大帮助的。

那些所谓我们不该得罪的人,有些可以为我们所用,还有一些则是利己之徒。在后者的面前,我们如果表示出过于厌恶的情绪,还容易为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明达之人,既避免被人反驳,也避免反驳他人。他可能本来敏于责难,但却不轻易在大庭广众之中这样做。毕竟每个人的情感和言论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无理的侵犯。

聪明人可以灵活地运用驳与不驳、反与不反。我们不妨试试多于身边不同种类的人接触,总会从其身上有所得,这份所得无论是好处还是坏处,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


状态提示:第153章 言语是品性的尺度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