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显像管的国内销售配额增加100万只,只不过是这次与内地协商中的一个小成果而已。对东方集团来说,现在的中国还是一个属于培育初期的市场。相比于二十年后所爆发的巨大能量,现在的中国市场在东方集团的全球布局中,只能算是主菜之外的一份小甜点。

李轩庞大的人口红利还没开始转化为强大的消费能力,但中国人作为与犹太人一样,同属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却能够为东方集团这个研究导向型的科技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要知道支撑硅谷崛起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华裔工程师,在九十年代之前,他们的主力是来自于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华裔高学历留学生移民。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大量内地赴美留学生接过了接力棒,继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美国it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既然这样,东方集团为何不干脆自己在亚洲建立一个硅谷!国内早期赴美的留学生,学有所成后滞留未归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就说这些选择留在美国的人,都是天生后脑就有反骨,崇洋媚外的小人。许多时候激情和理想并不能当饭吃,这部分人的选择只不过更加功利和现实而已。

这个情况在台-湾同样发生过,在美国于六七十年代放开华人赴美限制之后,大量台湾高端人才选择赴美留学和工作,其中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回来。但随着台湾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经济升级转型,以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了台湾工业新的发动机之后,越来越多早期赴美的人才选择了回归,因为他们在家乡看到了与在美国同样的发展机会。

华裔在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族裔,东西方文化的天然隔阂,以及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大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想要融入主流社会,其实非常痛苦和艰难!在李轩重生前,随着内地经济的潜力直追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海外人才选择回流的现象。

而对于八十年代的国内留学生来说,他们想要融入美国社会的难度,相比于台-湾和香港的学生还要更大。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的。即使这让那些成功留在美国的人,大部分的真正生活状况,也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因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他们,交际圈其实非常狭窄,基本上也就局限于少数同样从国内一起出去的同学而已。如果夸张一点来形容的话,生活上变得富足的他们,精神世界却几乎生活在一个囚笼之中。

但这些人依旧不愿意选择回国,因为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中,物资需求的满足才是追求更高精神享受的前提。比如他们在美国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回国后一个月的工资。比如他们在这里可以非常廉价的买到一台二手车用来代步,而这在国内是只有省部级高级领导人才能有机会享受的。

这种悬殊的物质对比,才是不少人选择留在海外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内也能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即使比美国差一些,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国。这也是东方集团近两年从美国引进的海归人才中,内地留学生比例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因为相比于台-湾和香港的留学生,他们开出的回国条件要低得多。

但是东方集团能够满足他们,不代表国内政府也能够满足他们。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人,在无法出国的人眼中,本来就已经属于幸运星了。毕竟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是以公费留学为主,国家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来承担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学费和基本生活费。

这些已经占了国家很大便宜的人,如果回国之后还因此拿比其他人高得多的工资,以及更好的升职机会,这对其他大部分没能出国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不公。而对这些这些已经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来说,享受过一顿普通外卖就可能吃掉二三十美元的生活后,又怎么忍受一个月的工资就只有二三十美元。

而对东方集团来说,相比于在硅谷招聘一个工程师,在亚洲付出的成本无疑要少许多。所以东方集团李轩这次与内地有关部门私下协商后,所达成的最大一项成果,就是允许东方集团公开在外勤留学生中进行招聘。

东方集团最近这几年虽然也招聘了不少内地赴美留学的毕业生,但这种行动是并不被国内有关部门所认可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些内地出生的员工,没法安排回东方集团位于国内的研发中心工作。因为他们回国后除非重新接受国家统一安排,否则在各个方面势必遭受各种歧视。

也只有借着现在国内政府在国际上正遭受空前孤立,需要尽一切可能来打开局面,李轩才能让有关部门做出这种让步。因为这意味着国家花巨大精力外派的尖端人才,将会由东方集团这个外资公司优先筛选一遍,而国内其他部门只能吃残羹剩饭。因为东方集团所开出的待遇,肯定比有关部门的政策要高出许多倍,归国的留学生们基本很难挡住这种诱惑。

当然,东方集团也不能让国家吃亏,凡是归国后选择进入东方集团工作的人员,东方集团需要向有关部门缴纳一笔定向培养费,用以补偿国家为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支付的学费、生活费等外汇成本。

除此之外,东方集团在国内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名额,也同样借着这次机会得到了大幅增加。李轩为东


状态提示:第594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