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成功的防御战役当中,物资以及水源相对的充足,是成功的关键。
但是很多时候,物资有可能能够相对充分的准备,但是水源反而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进攻方的敌人不会想不到断绝水源这种攻击手段,水源的生物污染,或者是直接断绝表面上的水源,就是这种手段的相应代表。
而在云中城,水源主要有地下水以及从附近引入的一些水渠进行的蓄水手段来作为水源储备的来源。
杨翁子不是太担心常规的用水会出现大问题,但是若是这些水渠被匈奴人破坏甚至是使用尸体来进行水源污染,那么仅仅是凭借地下水的话,短时间还不至于出现大问题,时间一长的话,这个情况有可能会恶化。
这一点主要是视乎地下水源是否充足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云中城附近一带作为茂密的草原甚至是有着茂盛的树林,地下水资源不至于太过稀缺。
但是很多时候,地下水是无法直接进行使用的,在一些情况下,若是地下水资源有着干枯的迹象,那么对于守城作战的守军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
因为若是粮食短缺的话,使用一些应急的方式,还可以坚持多一段时间,但是若是水源短缺,那么很有可能在不到五天时间,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张嘉师为了避免在防御作战当中出现水源缺乏的情况,在一些很有可能会被围困的城邑当中,特意派遣墨家的成员,在这些地方探索水源,然后进行水井的挖掘工作。
事实上,这种措施不一定能够有效的避免地下水有可能出现枯竭的问题,因为很大的一个程度上,一个地方的地下水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来源。
若是一个水井出现水源枯竭的情况,那么在同一个城邑当中的其他水井,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
张嘉师的这种做法,更多的是为了避免被细作对水井投毒,而导致一些固有的水井无法发挥作用而导致守军崩溃。
……
在战争历史上,并不缺乏在守城作战当中,因为守军一时不备或者是细作力量过于强大,这些水井被人投毒的例子。
也许一两个水井在短暂的时间无法使用并不影响战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若是这个情况不进行重视,那么真的出问题的话,张嘉师自己都没地方哭去。
而在某个意义上,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在这个前提下,张嘉师想到的是尽可能增加水井的数量,然后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
云中城城中本身有着十多个比较大型的水井,而在一些地方的水井则是在一些大型宅院甚至是郡守府当中。
这些地方不太可能会出现被细作投毒的情况。
而且作为一个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的老将,杨翁子也不会随意让这种情况发生。
张嘉师知道这个情况,他让新打的水井,主要在一些距离原来水井较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本身也有不少是用作物资储存的区域,在这些地方新开水井的话,若是发生火灾,甚至还能够就近取水,然后进行扑救,尽可能挽回损失。
……………………………………………………分割线……………………………………
在人类的历史或者是生物学的角度而言,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后世的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的贮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资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
地下水流系统的空间上的立体性,是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之一。而地下水垂向的层次结构,则是地下水空间立体性的具体表征。典型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垂向层次结构的基本模式。自地表面起至地下某一深度出现不透水基岩为止,可区分为包气带和饱和水带两大部分。
其中包气带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土壤水带、中间过渡带及毛细水带等3个亚带;饱和水带则可区分为潜水带和承压水带两个亚带。从贮水形式来看,与包气带相对应的是存在结合水和毛管水;与饱和水带相对应的是重力水。
以上是地下水层次结构的基本模式,在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各地区地下水的实际层次结构不尽一致。有的层次可能充分发展,有的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