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土豪>第九十三章 老共对本次夜袭的看.

延安凤凰山脚下,一个专门清理出来的大房间中,太祖率领着一大批老烟枪不断地吞云吐雾,整个窑洞烟雾弥漫,守在门外的警卫员不时的走进来清理掉烟灰缸,不过清空的烟灰缸很快又会被一堆烟头淹没,而放在茶几果盘中的瓜子、花生、干枣根本就没有人动过,即使是平日里抽烟不多的红军之父、横刀立马和永远健康都皱着眉头猛抽烟,而根本就不抽烟的文正公也蹙着一对浓眉手里同样把玩着一支过滤嘴香烟,整个房间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快要凝固了,即使是长征时遵义会议中也没有见到过这些领导们如此沉重的表情。

造成屋内这凝重气氛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就是张逸这位最近改名为‘不炫耀不舒服斯基’的家伙送给陈赓的一台电影播放器和一部未经剪辑,只是做了配文的电影拷贝。

在看过这场几乎是原汁原味的战争现场纪录片后,从太祖到被抽调到中央党校学习的一些红军师、团长都没有了说话的兴趣,日本关东军精锐的忍耐力、韧性、精湛的战斗技能以及娴熟的战术配合,还有将红军认为火力凶猛的【国】【军】甩下好几条街的火力支援,这一切都让这些觉得自己已经非常高估日本人的战将们大开眼界。

永远健康这样的智将在影片还没有放完的时候就开始推算自己的部队在面对电影中的日军时会有什么表现了。

而横刀立马、徐海东这些敢于拎着大刀片子率领敢死队直扑敌军的悍将们在看到川军团突然爆发的火力时心头一紧,这样的火力下真的是上多少人就得死多少人,索姆河战役时那一天被打掉六万余人英法精锐士兵的典型战例的中国版将直接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还好现在有了这部片子给我们一个日军精锐部队真正战斗力的概念,要是咱们还是按照‘一?二八’事变时日本人的表现来判断他们的战斗力的话,真正碰上了关东军,咱们会吃大亏的!”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红军之父无不庆幸的说道:“都是日本常备军队,怎么这战斗力的差距是如此的天差地别呢?”

“很正常,根据广西特情局送来的日军情报,‘一?二八’事变作战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而增援到淞沪的日本陆军也并不是常备师团的精锐,而且舟车劳顿,重武器也没有配齐,更加离谱的是这些隶属于日本陆军的部队对于帮助海军陆战队作战很不以为然,出工不出力还说不上,但也绝对不会拼死为日本海军出力的。”文正公哭笑不得的提起广西特情局刚送到他面前不过十几个小时的情报:“现在日本的陆海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海军开始组建自己的装甲部队;陆军也加大了对于舰队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有情报显示,他们共同使用的一款由同一家公司设计制造的飞机居然连螺丝都是一家使用顺时针,一家就选择逆时针,而且陆海军都不允许为自己生产配件的厂家替对方生产配件。他们之间除了没有开战之外跟敌对两国没什么区别了,这是一支属于国家的军队吗?”

“什么……”

“有这种事?”

“开什么玩笑?文正公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分场合的玩幽默了?”

虽然平日里免不了摩擦刮蹭的各位军头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国家的两个军种会如此的水火不容,在他们看来再大的矛盾也不过是战后的冷嘲热讽或者是对头不好之时的落井下石而已,战场上你该帮忙还是得下死力气,该救援你还得顶着敌人的炮火为对头打开一条生路。像这样连国家安危都不顾的海陆之争在红军这些军头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刚开始我也不信,可是同情报一起送过来的资料却让人不得不相信日本陆军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日本海军,日本海陆军唯一的一次联手就是对满清政府的甲午战争。就连以后的日俄战争,日本的海陆军都是各打各的,海军不支援陆军,陆军也不配合海军;而当时日本海军对日本陆军的唯一支援就是夺下了制海权,保证了陆军后勤的畅通。战后对于谁对于战争胜利的作用更大的争论更是让日本海陆军的关系雪上加霜,我都不知道这军种之争哪来的如此之大的仇恨,居然让日本人连国家安危都不顾了!”文正公也很疑惑。

“日本海陆不和乃是中华之大幸,别纠结了,难道你们还想帮他们唱一出《将相和》吗?倒是这广西财神爷手下的兵给你们的感觉如何啊?”提出问题的太祖又点燃了一支烟。

“其它的不好说,这防御工事做得实在是漂亮,每一个攻击的日本兵都在几个火力点的交叉火力的控制下,居然连步兵都没怎么开火,就凭借着机枪火力居然把日本人的集群冲锋给挡住了,实在可怕!”横刀立马的潜台词还没有说出来,要是换上红军恐怕就是几大主力齐上都很难撼动这样的防御工事和守军火力。

“日本人的攻击部队几乎已经做到了步兵的极致,潜伏部队被炮火犁了一遍居然没有露出任何破绽,重伤员致死不动,轻伤员竟然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血被流干,从轻伤变成重伤然后直到死亡也没有大动作,就算是广西军队自己都承认,他们的前线观察员不断的使用照明弹搜索日军潜伏的区域,没有任何的发现,如果不是攻击开始后,潜伏日军出击,他们还不会认为那里真的有人。随后关东军发起的连、营、团级的不间断集团冲锋,真的没有几支中国军队能够顶住,就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老共对本次夜袭的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