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土豪>第146章 奢侈的反狙击作战!

“七号地区清理准备!”将一辆重型坦克减少了炮弹数量,额外增加了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当做前线指挥车使用的前线指挥官手拿已经被炮兵参谋划分好区域的地图开始呼叫城外炮群的火力支援。。

用重型坦克作为指挥车完全是被日本那些不怕死的神枪手给‘逼’出来的。

这些一‘门’心思效忠天皇的士兵们带着一只三八式步枪几十发子弹,凭借着一袋饭团一壶水就能够一动不动的在建筑废墟中爬上几十个小时,直到有他们认为值得动手的高价值目标的出现。

这些天赋极佳的‘射’手们在经过残酷的军事训练后已经成为了战场上可怕的杀手,任何被他们盯上的广西官兵几乎都难以幸免,而这些潜伏在广西军队地盘上的‘射’手们在找准目标开枪后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和目标是否已经击毙,信心十足的他们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将手中三八式步枪里的五发子弹全部发‘射’出去,被他们列为首杀目标的广西军官的周围起码会再倒下两到三名官兵。

这种猎杀日本方面战果最大的一次是某位超级‘射’手不但打光了枪中的五发子弹,趁着初次面对这种暴‘露’即再无生还可能的狙击的广西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又压上了一排子弹再次击发。八枪八中后才被一辆炮口正好指向这位日本‘射’手所在方向的重型坦克开炮炸掉了他所隐蔽的地窝子,身受重伤的‘射’手发现广西军队似乎有俘虏他的倾向时拼着最后一口气拉响了‘胸’口的自杀手榴弹,留下一片目瞪口呆的广西军人。

当此次狙击最后一位伤者在军医来到之前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就连曼施坦因都被悍不畏死的日本军人给震惊了。即使是在原时空苏德之间的二战中最为惨烈的几次城市攻防战中也很少出现如此冷静的敢死队,东西方对于国战中面对死亡的态度在这里显‘露’无疑。

吃了大亏的广西攻城部队的指挥员也不是**那种一种战斗方式打到底的一根筋。坦克探路,大量配置狙击手,炮火平推,火焰喷‘射’器的加入都是这些前线指挥官对于反击日军这种同归于尽的死亡狙击战术的各种尝试。

经过各种战术的尝试之后,无论是前线指挥官还是后方做数据统计的参谋们都发现,炮火平推这种战术也许不是效果最好,也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战术,但是它却是伤亡最小的反狙击战术。

进入某个街区之前先用火炮横扫一遍,步兵躲在坦克身后进入,后方还有一票自行迫击炮和自行小口径榴弹炮等待炮火支援命令,经过反狙击手培训的步兵牵着经过特殊训练的猎犬在废墟之间机动。

中华细犬这种著名的猎犬在被爱丽丝的生物工程实验室——‘蜂巢’给一通魔改后,除了身形跟细腰差不多以外,其它的身体机能除了智商之外基本上就跟成了‘精’没什么两样了。

这些四肢修长,耸拉着耳朵的猎犬们才是真正让挂掉的日本狙击手最为深恶痛绝的生物。它们一旦听到枪响,经过‘蜂巢’中那帮子疯狂科学家各种加强的听觉让这些猎犬飞快的将头部转向枪声响起的方向,口中的汪汪叫声就是距离,汪一声就是一百米,如果细犬喉咙中再呜上一声的话,总距离就缩短五十米。

这样的范围对于抱着冲锋枪的步兵而言实在太过于广泛了,而隐蔽撤退的狙击手的伪装也很难让步兵们看出什么端倪,但是架不住猎犬附近总是有一位背着步话机的大兵啊。

以猎犬指定的方向和距离为中心,得到数据的后方跟随的自行火炮飞快的就打出了一次急速‘射’,被数十发炮弹笼罩住的日本狙击手除非站起身来撒‘腿’就跑,否则无论如何都无法安然的从炮火轰击中全身而退。

无论日本狙击手藏得有多么的隐蔽,以伪装为第一目标的狙击阵地根本无法在附近爆炸的数公斤烈‘性’炸‘药’的爆发中保护隐藏在里边的狙击手。受伤的狙击手在随后的步兵拉网式搜索下根本无处躲藏,即使是受伤不重也会在试图攻击包抄过来的广西步兵的时候被掩护步兵的广西狙击手轻松发现,然后一击毙命。

如果是攻击重点目标的广西攻城部队,他们还会得到大口径火炮的支援,虽然15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会因为需要随时准备压制日本守军可能存在的炮兵部队,而且大口径重炮因为杀伤力过大,很容易误伤自己人,所以很少直接接收一线步兵的直接呼叫。

但是苦‘逼’的日本守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什么好处。

几乎把自己当做坦克顶在一线使用的120自行迫击炮和75毫米自行榴弹炮就不说了,即使是牵引式的105榴弹炮和122榴弹炮也放开了手脚,直接开进旅顺城,进入到已经被攻城步兵清理过不止一遍,而且连下水道都被工兵给统统炸断堵塞的区域拉开架势,准备把自己当做直‘射’火炮来使用了。

当这些威力巨大的支援火力能够随叫随到的时候,日本守军觉得自己本来深陷炼狱的处境似乎更上一层楼了,起码是从黄泉路上直接掉到了18层地狱中,各种酷刑让本来一‘门’心思准备一命换一命的日本守军经常练攻击部队的脸都没有看清楚就被大威力的高爆榴弹给吞没了,他们给予厚望的巷战布置在广西人不计成本的狂轰滥炸下根本就没有机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倒是作为士兵坟墓的几率更大一些。

在手下参谋仔细


状态提示:第146章 奢侈的反狙击作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