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土豪>第一百零五章 老共的优势在哪里?

“说重点!”国母打断了熊孩子对【国】【军】军官们的各种吐糟。

“就是说老共在某些特定环境之下已经足以对广西任何军队造成威胁,只不过由于其工业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在游击战中陷入打一仗,缴获不足以补充损失,实力受损,部队实力每况愈下这样的窘境!”张逸很快说出了老共的不足,这在抗日战争时期冈村宁次组织的几次清剿中早已有了定论:“还有,由于他们的技术装备严重不足,所以在攻坚战方面有心无力,尤其是在面对广西军队卓越的土木工程能力、强大的火力和能够源源不绝输送到受困部队手中的空中支援的时候,再精锐的红军和最优秀的指挥员也难以真正成建制歼灭一支广西军队!”(这在朝鲜战争中暴露无遗,灯塔国的环形工事以及平射的高射火力是志愿军的噩梦,那真的不是光凭借着士气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在朝鲜南部平原被灯塔国的强大火力打得伤亡惨重之后,老共内部再也没有人提起赶美军下海的说法了,倒是各种防御工事被志愿军玩得炉火纯青,只要被老共呆上一个月的阵地,美国就再也无力拿下了。但是这一切都必须限制在朝鲜北部山区一带才行,到了朝鲜南部平原老共还是打得万分艰难!)

“损失惨重和成建制被消灭有什么区别吗?”国母有些不懂了。

“战后建制恢复问题而已!”白崇禧解释道:“整建制覆没的话按惯例一般不会恢复建制的,而即使损失惨重,战后幸存的老兵也将会成为部队的宝贵财富,他们代表的是整个建制的一种传承,有了他们,损失再惨重也会在短时间内恢复七八成的战斗力,而没有这些幸存老兵,一两年以内是不用考虑他们战斗力恢复的!”(这是事实,南京政府精心打造的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损失惨重,南京一战后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都没有恢复元气,只能作为二线部队使用。而朝鲜战争时志愿军几支王牌部队打完一茬接一茬的新兵,结果实力不降反增,他们的累积损失可是远远的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军队崩溃范畴,而且是在一两次战役中。)

“感觉【国】【军】还处于宋朝,统帅下达的命令严禁修改,哪怕是军队死绝都务必执行到底,颇有宋时枢密院下发军阵,不按军阵对敌虽胜矣有罪的古风,真不愧是中华文明的最佳传承!”张逸对那些战争专业不行,倒是极为擅长钻营的官员们非常的看不上眼;同样都是在编制人数上搞鬼,老共没命的往编制里塞人,党国将领们就没命的缩小编制好吃空饷,上头追查下来就拉一帮子壮丁充数,两相一比谁的战斗力高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这民国怎么又扯到宋朝去了?”国母对张逸习惯性的歪楼非常的不适应。

“现在南京城里的军官都特么是去做官的,军人的本分什么的统统都给高官厚禄、娇妻美妾给完全掩盖了,每逢战事,首先考虑的居然不是如何战而胜之,却要前思后想上级长官满意与否,同僚会不会心生嫉恨,完全忘记战争第一法则就是首先要取得胜利!”反正张逸是真的不想自己的后援是千战十胜的我大【国】【军】!(想想吸引住老共华东野战军主力准备中心开花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对援军的望眼欲穿就知道等待【国】【军】救援是个什么下场了,这可是最高领袖亲自督战,严令李天霞、黄百韬所部全力进击,这关系着南京政府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成败的关键战役,结果跟张灵普有私怨的李天霞还不是只派出麾下整编83师一个团的兵力做样子,因私废公到了这个地步,张灵普死得真的不冤啊!)

“我问的是你们广西参谋部对红军的评估,不要东拉西扯的,直接说结论!”国母对张逸的顾左右而言它的德行怒了。

“打赢很容易,消灭不可能!”张逸飞快的说出了最终结论。

“理由!”没兴趣再听熊孩子没事歪楼的国母非常干脆的问道。

“以陕北的工业底子来看,老共最高级的武器技术也就是复装子弹,修理枪械而已,正面作战连南京非德械师的准主力部队都打不过的他们不可能与广西军队正面对抗!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打赢!”这会儿本来应该非常嘚瑟的张逸却笑得很苦:“托【党】【国】洪福,中华这几亿快要活不下去的工农就是红军天然的预备役,老共分田地这招一出,整个农村地区都被弄成了铁板一块,除非广西能够像薛岳在江西那样丧尽天良把事做绝,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任由老共在山区纵横,不时下山骚扰你一下,一年至少有两个装甲师的军费和两三个团的人员伤亡消耗,这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广西的实力也奈何红军不得?”见过广西军队火力的国母仍然认为张逸是在说好话。

“只要老共自己不失误,就算是广西也至少需要五年才有可能将他们在某一地区清除掉,可问题是只要中华还是处于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境地,那么老共死灰复燃是一定的,除非全国从官到民都差不多处于同样的生活水平!”张逸一耸肩:“这是南京那些文人老爷们愿意的?嘁,他们的总瓢把子胡适可从不这么认为呢!”

的确,对于需要用民众苦难来彰显自己卓岳不群的文人墨客,政府高官们根本就没有心思给民众什么生存权之类的玩意,反正民如草,割了还有其它出头的,才不管所谓地方受灾民不聊生这些‘小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老共的优势在哪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