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02章:海外殖民利益
出来。

天启十一年,大明又从日本分裂出了两个小王国,这些独立出去的小王国,都有大明的驻军,大明已经对日本完成了战略围堵。

德川幕府此时自顾不暇,自然无力顾及这些问题。

陷入混乱的日本,已经无力对大明构成什么威胁,同时内部动荡也消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日本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他们自己炸一炸,就不会炸到别人了。

而大明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利益则在持续增长,因为大明资本涌入中南半岛,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规模持续增长,天启十一年中南半岛向大明输出的商品粮已经增长到了将近三千万石的规模,而且还在持续的增长,大明对中南半岛的开发还不是很深入。

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商品粮、矿产以及其他原材料,大明则向中南半岛输入各种工业商品,从而完成掠夺。这种模式因为中南半岛人口并不是难么多,倒是搞得不错,中南半岛的各国人民日子还不算过得太苦逼。毕竟是地处热带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吃饭不成问题,天气也比较热,不用穿多少衣服,居住也比较简单,搭个棚子都能住。

中南半岛对大明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因为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了大明的又一个粮仓。一个粮食商品化程度很高的粮仓。

大明在南洋的殖民同样在持续展开,开发程度最高的还是吕宋岛和爪哇岛,而吕宋群岛则是开发程度最高的区域。

婆罗洲也有所开发,不过开发程度不高,只是在沿海进行了一些开发。苏门答腊岛则刚刚开发两年,开发程度也不是很高。

开发程度正在随着移民的不断到来而增加,南洋地区的商品粮生产则开始下降,农业方面主要转为生产经济作物,商品粮只保障南洋各地所需。

甘蔗、橡胶、棉花、胡椒、可可、咖啡豆、剑麻、油棕、热带水果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持续增长。

这些经济作物,让大明获得了稳定的工业原材料来源。

澳洲方面的开发进展并不是太快,几年下来移民到澳洲的人口也只刚突破了三十万人。

但仅仅是这三十万人,却因为丰富的资源,产出正在不断的扩大。

澳洲出产的小麦,大量出口到了南洋、中南半岛等地,补充这些地区的人口对小麦的需求。

澳洲的牧场开始产出羊毛了,规模很是可观。同时沿海矿业也产出了不少铜矿,这些铜矿在澳洲就进行了冶炼,得到铜之后再运回本土。

大明对澳洲的殖民模式,并非是不发展工业,而是适当发展工业。铜矿的铜含量很低,这些矿石运回去不划算,太占地方了。

大明试图从南美获取铜资源的想法在这一年也破碎了,板鸭的殖民地人口不够,铜矿冶炼技术又差,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铜矿运回本土,优质铜矿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大明的重大问题。

当然大明也不是没有铜矿,只是开采成本有点高,以至于铜材的价格一直有点居高不下。

不过澳洲的主要殖民利益还是农业、牧业、矿业,冶炼业规模很小,所占比例不大。而当前矿石运输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大明的海上运输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大量运输矿石回去的程度,所以暂时没有全面开发各种矿产。

只有等蒸汽船大规模应用的时候,大明才有能力将很多价格较低的大宗商品纳入海洋贸易的名单。

否则只有实在没东西运的时候,才会把那些不太值钱的大宗商品运回本土。

澳洲不远的新西兰,也就是此时的桃源国,移民的数量则要比澳洲还要大,人口迅速突破了四十万。

牧业是桃源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为了保护牧场,不少种植业项目都有政策约束,粮食只能依赖进口,什么姜葱蒜、蔬菜、水果倒是可以种植,但也仅限于满足当地需求。桃源国的牧业发展速度很快,羊毛、羊皮、牛肉、牛皮这些原材料产量持续上升。

朱由检在桃源国也算是远离政治斗争,或者说是被排除在了政治斗争的圈子,朱由校对这个弟弟实在也是不太放心。

朱由检在桃源国日子过得也还算逍遥,反正岛上到处都能去,而且作用大片牧场,收入也不错,该享受的东西也能享受到。唯一不太舒心的就是,岛上的军政大权依旧是被他的大兄皇帝给遥控着。

天启十一年,电报也铺设到了他的桃源国,一下子就更没什么大权了,官员有什么问题都向本土上报。

所谓桃源国,不过是桃源省。

官员是本土派来的,军队也是本土派来的,而他朱由检离本土万里之遥,什么远大政治抱负已经此生无缘了。

桃源国和桃源省确实没什么区别,银行借款给桃源国发展,相当于是中央先支持地方省份发展,至于这笔钱什么时候还,那看地方省份发展得好不好了,发展得好了,那就从这里抽税支援落后省份,这个抽税就是还钱嘛!

不过朱由检的日子倒也过得逍遥,总比被关在一个小城市要好得多。而且随着大明不断向外扩张,各种商品也丰富了,起码在享受上来说,朱由校算是对得起这位臣第了,至于朱由检满不满足,那就不是朱由校会在意的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分工越来越细,地方的经济分工也越来越细,地方造反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

所以政权的颠覆,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变,或者是对外战争失败,皇帝成


状态提示:第402章:海外殖民利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