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17章:撞到枪口上的叶尔羌汗国

天启六年,大明北方形势总体平稳,不稳定的社会因素被大量消除。大量百姓移民东北,解决了地方生存压力,获得了新的资源。

山东也开始进行改革,各种改革措施开始施行,严打扫黑更是把山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梳理了一遍。

随着山东改革的持续,还能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从周边省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过来。

最大的炸药桶自然边镇军户,如今九边经过不断裁撤,只剩下了甘肃镇、宁夏、固原三镇。

剩下这三镇边军此时也非常稳定,因为朝廷每个月都给边镇军户直接发放粮食,确保他们能够吃饱。

同时在朝廷的大力宣传之下,这三镇边军的军户都对裁撤边镇很是期待,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转型为国企工人,或者移民获得土地。

九边这个炸药桶基本上是解决了,最后这三镇边军的生活状况还是可以的,最主要的炸药桶还是之前裁撤的延绥镇。

剩下的三个边镇,朱由校决定在两年之内裁撤掉,安顿他们的地方现在还不太好安排。

东北地区经过一番分地之后,已经比较饱和。不是没有土地,而是越往北基础设施越差,而且土地因为气候寒冷,产出也越少。

外东北地区却是可以移民,但那里却是太过寒苦。

澳洲地区倒是可以移民,不过目前大明在南洋高速扩张之后,商船开始不够用了,向澳洲大规模移民还要等几年。

而且向澳洲的移民方式,主要还是移民工人。开发澳洲的主力还是国企,个体比较少。

朱由校留着这三个镇的边军,也主要是向把这些边军移民到西域去,也就是后世的新疆地区。

对于叶尔羌汗国占领的西域,朱由校已经窥视很久了。

此时正在往甘肃修建公路,这个工程已经开工两年了。到天启六年的时候,已经修好了大部分路段。这条公路倒不是很难修。毕竟原先就有官道,加固、扩宽一番就可以。

西域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棉花产地,大明如今在上商品棉的来源上有点跟不上发展节奏。

主要还是北直隶发展比较迅速,对棉花需求量连年增长。

棉花这个东西再多也不怕,因为可以向海外出口纺织品,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各国、南洋各岛,还有葡萄牙人。都需要纺织品。即便满足了这些市场,还可以把纺织品出口到印度、中东、非洲。

纺织品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在国家力量的投入研发下,还有朱由校提供的明确研究方向,蒸汽机的性能每个月都有提升。

显然用不了几年,工业革命就可以拉开序幕。

到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那是个很尴尬的局面。不仅仅是海外纺织品市场广阔无比,大明境内随着改革的推行。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对纺织品的需求量也会提高,其中棉花纺织品将是绝大部分。丝绸和麻类显然是比不上棉花的需求的。

朱由校如今对棉花供应上是多管齐下,首先是增加内部棉花种植面积。同时在南洋、澳洲建立大面积的棉花种植业。同时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先满足内部需求再部分出口,出口附加值必须足够高才行,只比大明境内价格高一点点是不行的。

最后一步,就是建立西域棉花产区。

不过西域此时被叶尔羌汗国占据,不属于大明的疆界。随着公路修到甘肃,朱由校已经开始筹备对叶尔羌汗国的战争,从而收复西域,恢复西域版图。

就在朱由校准备对叶尔羌汗国动刀的时候。叶尔羌汗国却在这年冬天进犯了玉门关,试图冲关进入大明境内劫掠。

大明对叶尔羌汗国进行贸易封锁已经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了。叶尔羌汗国在大明的封锁之下,连铁器都没办法获得。随着大明消灭后金、击败蒙古,叶尔羌汗国更加坚定的禁止向大明出口战马。

不过大明封锁贸易确实是一个麻烦事,别说什么丝绸茶叶了,连吃饭的铁器都搞不到。当然他们可以到乌思藏和蒙古人那里购买,但毕竟是二道贩,价格高得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尔羌汗国决定向大明发难,希望通过军事行动让大明妥协,重新开放边境贸易。

叶尔羌汗国来势汹汹,纠结了七八万骑兵。然而到了玉门关却是悲剧了,玉门关不仅城墙高得吓人,上面还换上了从北直隶运来的重炮。被城墙上的重炮一轰,把叶尔羌汗国的骑兵吓得屁滚尿流。

这些重炮确实太过吓人,威力大不说,射程还远。而且城墙上除了重炮,还有一排的中型火炮。

叶尔羌汗国是游牧模式,虽然游得没蒙古人厉害。但马背上的民族本身就不善攻城,大明开国后高筑墙政策,从生产力上直接碾压了那些游牧民族,任何游牧民族都不可能靠强攻打下几座大明的城池,即便后来进关的满清,也是靠驱赶汉军打下的江山。

何况如今还多了这么多性能先进的火炮,更是在生产力上把这些游牧民族碾压成渣渣了。

最后叶尔羌汗国的这次进犯,变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他们根本不敢绕过玉门关,虽然玉门关绕还是能绕过去,但要是被明军断了后路来一个关门打狗怎么办?

而且见识了明军的犀利火器之后,一个个心惊胆战。即便是突入大明境内,显然也无法攻破什么城池。

大明的每一座城池都有城墙,只是高度不一,但都是难啃的骨头。如果这些


状态提示:第317章:撞到枪口上的叶尔羌汗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