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86章:疯狂的土地兼并
所有非上市交易公司拥有的农业土地,将土地租凭给佃农耕种时,每年佃租不得高于15,一切已签订的租凭契约,一律按照该法案施行,任何超过15的佃租。都将视之为违法行为,将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佃租水平的高低,和人口的多与少是有极大关系的。人口越少时,佃租越低,甚至可能只是象征性的收取。而人口越多时,佃租就会越高。如南方一些产量比较高的水田,佃租有的甚至达到了丧心病狂的70。

因为土地越多,佃农越多。佃租就算高。你不种总有人会种。

此时大明的人口就已经比较爆炸了,因此佃租居高不下。北直隶的佃租,通常都在40。可是《北直隶佃租管理法》一出台,被官方强制性摁到了15,这简直就是在地主身上割肉啊!

这相当于是强制剥夺了北直隶地主的收入。

这个政策一出台,内阁马上遭到了大量代表地主阶级的官员的抨击,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飞向内阁。

与此同时,北直隶地主还进行了各种抗议活动。

但显然抗议是无效的,没有人愿意跟着这些地主闹腾。如今的北直隶。因为经济发展繁荣,就业岗位的不断增长,普通百姓都把朱由校当成圣主明君。谁愿意跟着这些地主去闹腾。而且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佃农了,这本来就是对他们有利的。

以至于。那些地主除了喊口号、拉横幅抗议之外,根本毫无办法反抗这条政令。朱由校这一手实在太脏了,他不是直接对地主征税,从而让地主把压力转移到佃农身上,从而导致佃农也一起闹事,而是把地主从佃农身上获得的利益给打压下去,对地主和佃农这个两个群体进行利益分化。

这些地主失去了民众基础,想要靠煽动民变来反抗强制性规定的15地租是根本不可能的。以至于,闹了半天没啥卵用。

就算是能在北直隶造反。显然更加没啥卵用。此时朱由校已经在北直隶新编了九个步兵师。

这么多的精锐军队云集北直隶,也是朱由校敢直接对地主阶级的利益动刀的重要原因。

而且这条政令颁布之后。并不是所有地主都愿意出来闹腾。因为他们发现,尽管地租被降低到了15,但是起码还是有的。土地起码还是他们的,少一点就少一点,也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可以把土地拿到皇家农业公司去入股,入股之后依旧可以拿到三成左右的佃租收益,虽然说可能会因为各种建设开支而减少掉一些,但起码也有两成佃租以上。最主要的是,这些土地如果换成了股份,变现起来还比较容易。

因为‘皇家证券交易所’成立了,这个证券交易所的功能,就是让这些以土地入股的地主,在缺钱用的时候,可以比较方便的将股份转让出去。

之前很多地主不愿意入股皇家农业公司,他们的顾虑无非就是入股之后,他们急需用钱的时候,这些土地资产将不方便变现。可如今入股从皇家农业公司拆分出来成立的‘北直隶农业公司’之后,显然将变得更好变现了。

而且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价,自皇家证券交易所开盘后,马上从原本1股3.5元,上涨到了1股5.8元,并且稳定在了这个价格上。

北直隶农业公司的1股,即代表一亩上好土地。旱地、沙地这些不太好的土地,则在入股时进行评估折算,有的土地5亩折算为3亩,有的2亩折算为1亩,有的3亩折算为1亩,折算标准除了考察土地质量,还有水利设施,以及交通情况。

因为北直隶农业公司的上市,以及每股代表土地的标准的出现,造成了后来大明的土地,都开始用这种折算标准进行交易。

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价,首先是皇家银行所保障的。任何人想要通过大量抛售北直隶农业公司股份从而压低股价的行为,都会被皇家农业公司以庞大的资本无情阻击,所以在皇家银行的护盘之下,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价在当前不会跌破每股5元。

而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价之所以能上涨到5.8元而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股票分红,达到了每股0.35元,每股价格上涨到5.8元之后,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依旧达到了6。

与此同时,皇家银行宣布降息。

皇家银行的普通存款利息,降低到了1。而超过20元以上的定期存款,1年存期下降为2。2年下降为3,3年下降为4,5年则下降为5。

相当于这个政策,并不影响皇家银行吸纳普通百姓的定期存款,普通办理原本5年存款每年利率10的业务,则需要进行审核。一户只办理一个旧利率存款账户。而超过20元的定期存单,则不需要进行审核。

早在之前。这个政策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大额的定期存款业务,银行放出的定额是越来越少。每次放出定额,都会被一群权贵、富商哄抢一空,争相办理5年存款业务。

这次降息改革之后,每户只享有20元的5年定期存款定额,这对那些权贵很富商来说,只能毛毛雨,也许他们一天的花费都不止20元,更别说这20元的5年存款利息了。

最重要的。普通存款业务,利率下降到了1。即存入银行1万元,每年只能产生100元的利息。

降息之后。银行的存款顿时下降了不少。但是皇家银行这个时候真心不怎么缺钱,大量百姓的存款加在一起就非常恐怖了。有这些普通百姓的存款作为银根。还是可以很好的维持运转。


状态提示:第186章:疯狂的土地兼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