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往西三十里,有一个半隐于世的村子——小桥村。
村里住着十九户人家,算上王婶家上月新添的那个胖娃娃,共有村民七十一人。
小桥村里,大家向来与世无争,过着世外桃园一般的日子,男耕女织、邻里和睦、其乐融融。
村名的由来很简单,就是村头那座传说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跨溪石桥。
石桥不大,长不过四丈。石垒的桥身形成一个浅浅的拱形,静静地跨坐在流经村子的溪流之上。村里没什么特别的,就这桥比较有说头,便就成了村名。
村里的房子都临溪而建,溪中活水很是清澈,平日里渴了直接喝上一口也是常事。溪水在村尾那处汇入一个小潭,不知深浅,却常能有鱼,也算是天赐之物。
现下快到晚食时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香气阵阵。
“小双,回来吃饭啦!”
“唉!”扎着两个小辫的红衣女娃娃,蹦蹦跳跳从浅浅的小溪边往家走,手上提溜着一根青嫩嫩的狗尾巴草,晃悠晃悠。
“吃饭,吃饭。”她嘴里开心地嘀咕着,心情很是不错——娘说了,今天有红烧鱼!
村里的孩子都在上学,巫双由于年纪太小,先生说明年才能去学堂。很可惜,村里巫双这个年纪的娃娃就她一个,于是在别人上学的时候她只能一个人瞎玩。
说是学堂,其实就是村头张秀才开的私塾。张秀才也算是有点才学,不过后来几番考试不中,便也歇了心思,在小桥村这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住了下来,平日里给村里的孩子启蒙教书。
“娘——”蹦跶到家门口的巫双奶声奶气地叫道。
“快坐着去,吃饭了。”巫家娘子笑着将饭菜端上了桌。
刚忙完农活的巫爹爹走过来一把抱起小个子的巫双笑呵呵地往桌边去。
“爹——”巫双乐嘻嘻地回抱住自家老爹的脖子。
“乖!”巫爹爹心情大好,“吃饭咯!”
小丫头生在隆冬腊月,是家里头的宝贝。就在她出生前的那几个月,巫爹爹突然得了重病,不知怎么就下不了床。村民特地从外头请了厉害的大夫,可是看来看去都没什么成效。
说来也奇怪,那些日子,巫家娘子又伤心又劳神,还大着个肚子,却一点都没见憔悴,气色和身体都好得很。
接下来,到了巫双出生那日。孩子生得是顺顺利利,巫家娘子没吃多少苦头。
当稳婆将还在哇哇大哭的小丫头抱给在床上躺了好几月的巫爹爹时,巫爹爹突然之间就来了力气。虽是瘦得不成人形,但竟能起身抱着娃娃了!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那莫名其妙的重病,三日之后就消了!巫爹爹的身体也一日一日好了起来。
——巫家生了个福星娃!
这消息一天内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村里不少人家都抢着要抱抱巫双,沾沾福气。就连她的名字也是村里人一起起的。
巫双,巫双,天下无双!
这么霸气的名字,一看就是个了不起的娃娃。
至于会有多了不起,巫双想来想去,能想到也就是让家里天天都吃红烧鱼!
而自从有了她,巫家一天比一天好过,就连田里的庄稼都长得要比别家看上去壮实一些。
鱼端上了桌,特地放在了巫双面前。
看着那漂亮的颜色,小丫头的眼睛一点都移不开了。
巫爹爹边笑边给巫双夹了块鱼肚子肉,“小双,明天要不要和爹爹一起出门呀?”
从碗里抬起脸的巫双有些不明白地看着自家爹爹。
巫家娘子担忧地开口,“孩子还小,那么远就算了吧。”巫双从生下来还没出过村呢。
“不小了,明年都能去私塾了。”巫爹爹边说边捏了一下小丫头的脸,“是不是,闺女。”
“嗯!”巫双认真的点头,“小双不小了!”
巫家娘子看着女儿满嘴油的认真模样,一下就笑了出来,“出去转转也好,长长见识去。”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明日,巫双和爹爹一起去市集。
小桥村离市集较远,来回要两天时间。
村里一向都是男人出门,女人在家,巫家也不例外。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巫双还闭着眼就被爹爹抱着一起乘牛车出门了。
行了许久的路,直到下午时分,两人才到了市集。
市集里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巫双是第一看到这么多人,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是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很有几分跃跃欲试,又有几分胆怯。
“糖葫芦,卖糖葫芦咯——”小贩扛着糖葫芦。
巫双看到好些个娃娃都拉着自家大人往他那走,吵吵嚷嚷地要吃糖葫芦。她看着那红彤彤的糖葫芦,不知不觉也稍稍噎了下口水。
自家闺女眼睛一眨不眨地粘在那糖葫芦上,巫爹爹不觉咧了嘴角,“小双,要不要尝尝?”
“嗯!”
于是,巫爹爹先给丫头买了根糖葫芦,然后将家里织好的布到布店卖了,再买了好些家里的必用品。小丫头一直坐在牛车上,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比红烧鱼还要好吃!
东西都买好了,不知不觉中,太阳也快要下山,市集渐渐人少了起来。
眼看着天色将暗,巫双坐在牛车上,有些不安地看着自家爹爹,小脸蛋红扑扑,奶声奶气地说道,“爹爹,我们回去吧。”
巫爹爹轻轻捏了下她的小胖脸,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