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晋考像是现在才回过神儿来,大声分辨,“有甚好掰扯的?我手里攥着签名儿画押的婚书呢。只要拜了堂,她就是我的婆姨。”
“先问问他的来历。”姜妈在屏风后面小声吩咐。
翠屏点一点头,走到赵妈身边,把姜妈的话附耳说了。
赵妈会意,在心下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又笑着道:“这位公子,即便你手里的婚书是真的,这上门认亲也该表明身份来历吧?连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都不知道,光凭薄薄的一张纸,哪个敢认你做亲?”
杜晋考倒也不含糊,三下五除二,便将自己的来历说了。
他家原先住在陕北,十多年前举家迁移到西安城,经营一家小酒坊,出产一种名为“小白刀”的酒。这酒甘醇浓烈又便宜,深受赶脚扛活的雇工们的喜爱,在一部分来往的客商之中也小有名气。
杜晋考他爹脾气倔强认死理儿,从不肯改进酿酒设备,坚持沿用祖传的家什。是以酒虽好,但出产不多。有这酒坊支撑,杜家倒是不愁吃穿,桌上也时常有鱼有肉,可也远远达不到家财万贯的地步。
昙姑一直期盼着与简四老爷重逢,唯恐简四老爷来了寻她不着,一直忍受着公婆的盘剥与欺压。直到有一天简兰险些被公婆拐出去卖掉,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因为抛头露面做生意,吃了许多的苦头,也不希望日渐长大的女儿走自己的老路。跟公婆决裂之后,便赁了一间独门三间儿的小院子,跟简兰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
开面馆的时候,她偷偷藏了一些私房,再接一些绣活儿,尽够过日子的。她有心把简兰当大家闺秀教养,还特地雇了一个粗使的丫头,替她们母女跑腿儿办事。
巧的是。这小院子就位于杜家酒坊的后巷。从小院子里望去,只能瞧见一堵无窗的后墙,从酒坊用来晒粮和酒糟的平屋顶,却能将小院是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杜晋考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娃。时常被他老爹赶到屋顶干活儿,也就时常能够窥探到小院里的风景。最初只觉得好玩,等到年长几岁,省得情事了,就对小院里那个安静秀美的少女生心生向往。
闲暇里。他会绕过大半条街拐到后巷去,装作路过,从那小院门前走上两遭,期盼着能够与她“偶遇”;偶尔窥见母女两个要出门,他就一口气跑到巷子口等着,却没有一次能够鼓起勇气搭话。
那个少女从来没有注意到过他。
“敢问公子家里还有什么人呐?”赵妈客气的话语,打断他的思绪。
“没甚人了。”杜晋考硬邦邦地答道,“我大死了,我娘也没有了。”
杜老汉本就有咳喘的毛病,常年呆在酒坊里。被热气酒气熏着,病一日重似一日。偏是个讳疾忌医的,只把自家酿的老酒看作灵丹妙药,哪里不舒坦喝上两口就当治病了。那一日倒下去,就再没爬起来。
他娘是典型的居家妇人,把丈夫看作天,逆来顺受,一辈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是”。丈夫没了她的天就塌了,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身子骨跟着垮了,没过半年也去了。
他身上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下头还有一个妹妹,性子随了他娘,软弱老实。他接手了酒坊,样样都要自个儿操心。照看不过来,于是将她送到大姐家中寄养,由着大姐给许了人家,今年开春一除服就嫁过去了。
他现在可谓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问问他这婚书是什么时候立下的。”姜妈吩咐翠屏道,“问到具体的日子。”
婚书上只写了年月。并未注明是哪一日。
翠屏话转达给赵妈,由赵妈转成稍微客气和委婉一些的言辞问了出来。
“去年正月,正月十五。”杜晋考目光动荡。
姜妈脸色微沉,“问问他是跟谁定下的婚约?”
“王家娘子。”杜晋考答道。
赵妈眉头一挑,“这王家娘子与我家小姐是什么关系?”
“是她娘。”
姜妈略一沉吟,“再问问他可知道小姐的生母是何时过世的?”
“去年正月十六。”杜晋考这回答得颇为顺溜。
这回不需姜妈授意,赵妈便讶然地问道:“公子意思是,我家小姐的生母,也就是王家娘子在临终之前与你定下婚约,将女儿许配给了你?”
“对得很。”杜晋考答道,下意识地挺了挺胸。
“你与那王家娘子可有交情?或是曾经上门提过亲?”
“没甚交情,也没去提过亲。”
“既没有交情,又不曾上门提亲,那王家娘子与你可谓素昧平生,为何会把自己如珍似宝的女儿托付给你?”
杜晋考的眼神闪烁不停,“她听人说我还挺不错的……”
“敢问公子,这婚约可是你与王家娘子当面立下的?”赵妈感觉他气虚,乘胜追击地问道。
“对得很。”语气愈发没有先前那般理直气壮了。
赵妈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位公子,你没有记错吧?订立婚约的时候,你当真见到王家娘子了?”
“当真。”
“那你可曾与王家娘子面对面地说过话儿?”
“说了。”
“都说了什么?”
“说……说了不少呢。”杜晋考有些结巴了,“我……我不太记得了。”
翠屏跑过来,附在赵妈耳边说了半晌,又退回屏风一侧站好。
赵妈稍稍酝酿了一下情绪,便连珠炮一样轰过去,“好个胆大包天的登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