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锦玉良田>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平鼓舞

舒锦可以感觉到柴衍峰的目光,所以偶尔抬头迎上他的眼光,两人相视一笑。

“师父!师父!”随着中气十足的喊声,一道红影从外“刮”了进来。舒锦等人抬头看去,就看到穿着大红披风,里边穿着绣金边百褶红裙的刘芸汐提着一盏花灯跑进院子。

“师父,小师姐们!看我做的花灯,漂不漂亮?漂不漂亮?”刘芸汐边说,边显摆着提起花灯让大家看。

几人看向那花灯,竹枝为骨,薄绢为皮,四角方正的形状,看来普通的造型,却在四面都画上了活灵活现的红鲤鱼,顿时显得花灯可爱又俏皮。

“啊!好漂亮的鱼!是芸汐你画的?”皎皎蹦过去,一边看一边赞道。

“当然啊!当然我自己画的!告诉你吧,往年的元宵节,花灯也都是我自己做的。这都是我自己做的第七个花灯了!”

微微也凑过去,赞不绝口。

“你们还没做完吗?要不要帮忙?”刘芸汐看了眼微微皎皎正忙活的事物,问道。

“好啊好啊!你来帮我们画上些画吧!”

“好啊!要画什么!”说着,刘芸汐就放下了手里的灯,解了披风凑上前。

舒锦顺势起身,让三个小丫头一起玩去了。

“咱们的灯,还差点东西。”柴衍峰也跟着走开,冲舒锦道。

“恩?差什么?”

“灯是我做的,你总要也画上或者写上点东西才好啊。”

说着,柴衍峰引着舒锦到了他做的灯前。

这灯舒锦早就看过了,灯身椭圆,下端缀着灯穗,灯身上绘着桂树,圆月等图案。样式并不多复杂,但是柴衍峰扎的很仔细,画的也还过得去,所以看着很顺眼。如今让她填写上一些东西。舒锦搜肠刮肚,回忆了半晌,终于提笔,小心翼翼的在灯上写了半首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诗词什么的,她真的太久没复习了,舒锦表示已经还给老师。

“好了。我还是去做好吃的吧。”写过了,就当任务完成了,舒锦决定还是去弄自己擅长的东西吧。

几个小丫头这时候也差不多玩够了花灯,一听舒锦要做吃的,立刻都叫着要跟去。于是,师徒几人准备开始包汤圆了。

上一世时,就有许多人以为元宵跟汤圆是一样的食物,实则不然。所谓“滚元宵,包汤圆”,两者的制作工艺是完全不同的。

元宵的制作方法要复杂一些:

制作元宵需要把所有的馅料都和好后做成一大块薄饼。然后让它凝固;到馅料凝固后,就把它们切成两厘米左右的小立方块,稍微过水然后放进装满糯米粉的笸箩里,由人摇晃颠簸着笸箩让馅料在糯米粉里翻滚。到馅料粘实糯米粉就再蘸水再扔回笸箩里滚。馅料沾满了糯米粉,在笸箩里翻滚,相互碰撞,最后成为一颗颗圆溜溜的元宵。

而汤圆,则要简单的多了,大致做法是用烫过的糯米面包住馅料,再搓成一颗颗的小圆球就算完成。

舒锦所做的汤圆。算是中和了元宵以及汤圆的做法。

她早已经和好馅料放到室外冷冻,此刻直接把馅料上边盖着的薄布去掉,然后用长擀面杖比着,菜刀切过。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馅料块就切好。微微皎皎早按着舒锦说的把揉好的糯米面切好,分成大小均匀的一个个小剂子。

众人都洗净了手,拿过小剂子按扁,放上一块馅料,然后两手边转边收口,一个个汤圆就包好了。

舒锦的馅料有好几种。五仁的,黑芝麻的,花生的,还有山楂的。种类多单靠他们这些人肯定是吃不完的。不过,一品阁今日下午时就会开门营业,到晚上全县的人都会到街上来赏月看灯,舒锦弄这么多,也就是存了心思把这些汤圆当宵夜卖。

今日不算是正式营业,所以,就算是一品阁下午时就开了门,也没有往日的菜色,只有茶水跟汤圆供应。

刘芸汐跟着舒锦包了半下午的汤圆,也不嫌烦,一直到家中来人了才依依不舍的走了。临走还不忘嘱咐舒锦几人:

“师父,小师姐,晚上我打太平鼓啊,记得来看啊!然后咱们一起赏月逛街哦!”

到几人都保证一定去了,刘芸汐才离开。

到了晚上,舒锦等人吃罢晚饭,便人手一盏花灯的上了街。元宵是年节中最后一个,也是隆重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因为这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夜,所以人们都涌上街头赏月。人人都手拿花灯,把街面直照的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这一夜,似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江兴县几条繁华点的街道上,五步一团舞龙的,十步一伙舞狮的,当真是热闹非凡,而刘芸汐参加的太平鼓队却是由江兴县内,所有未成亲的少男少女们组成的。

这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均是身着色彩艳丽的衣裳,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或者鼓鞭。时下太平鼓鼓面多为桃形或团扇形,鼓面蒙以羊皮,宽二十到三十厘米,鼓有高约一厘米的鼓框,鼓下有柄,大概十到十五厘米长。鼓并不是特别大,单手就拿的起,

年轻男女们在自己的鼓上都装点着不同的装饰:有的是在鼓框缀以彩球或铃铛,还有的装饰着铁片或者小铜钹;有的在鼓柄的末端缀上红缨穗或红绸巾。

打鼓用的鼓鞭有三十多厘米长,敲打起时,鼓声和金属声相互回应,清脆悦耳。

与其说这些少男少女在打鼓,还不如说他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平鼓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