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侯门纪事>第四百一十八章,峨冠的小二

孟至真深吸一口气,一气说了下去:“好男儿看书是为治国齐家修身,不是为了浪费嘴皮子!有上谏,皇上清明仁德,只要是对的,必然采纳。好男儿看书是为平天下,乱臣贼子人人可以诛之,哪里还有许多的讨论出来?好男儿看书是为

“学里有几个富家子,大呼小叫的瞧不起我。我当时就下决心,我一定要当官,不为别的,就为不看他们脸色。但等我渐渐有了学名以后,我就发现,不看别人脸色,不是看书的目的。”

人人听得都很认真,孩子们把这会儿当成说书的,就是小王爷也老实坐着,把个耳朵支的高高的。

“那个时候我三岁,我就想长大了我一定要当官,不为别的,就为安居过日子不受里正的气。我的爹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为了生活不再念书。但见到我要念书,家里节衣缩食省出钱来供我上学。等我上了学,我就发现原来不受里正白眼不是看书的目的。”

孟至真微微红了眼圈,显然这一段回忆是他心头的痛,看不到他情绪上来的举子们,也能听出他嗓音中的微颤。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穷,时常受到里正的嘲讽。但里正见到城里下乡的衙役,又巴结个不停。他妻子生产,他舍不得杀鸡。但衙役们下乡,随便来一个人,他都杀鸡打酒。”

......

他缓缓而又悠长的说起来,肚子里本就有腹稿,也不敢说得太快,还是边想着边说。他和袁训一样,他说的也是自己,是前几十年的生平。

今天又是奉皇命相对,以后是能得到清誉,还是背后有诋毁,与自己说出的话不无关系。

孟至真自己就是由举子考出来的,深知道此时看着一盘散沙的举子们,在这个秋闱,明年殿试过后,会有一批人将是自己同僚。

当时五个人都在,皇帝说的中肯又从容:“举子是宰相根本,要约束,又不能打散了心。要规范,又不能拘束。要呵护,又不能纵容。要指点,又不能助长。”

台口上站定,轻咳一声。见下面一双双乌眼珠子睁的溜圆,一刹时孟至真有些头晕。他回想起皇帝召见时说的话。

他出来面对举子们时,还没有说话,就兢兢业业,带出不敢怠慢的郑重。

别的人看过小二的笔卷都是佩服的,孟至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那一年也听过阮二公子的笑话,但孟状元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小二和袁训打赌中状元,他没中,作样子给人看的。因为小二的做过的诗,孟至真全是自叹不如。

他的兄长阮梁明是满意的,小二没下科场就在京里诸书馆有声名,当哥哥的慧眼识弟弟,知道小二一定会高中,至于他中状元,阮梁明没有去想过,自然是个惊喜。

他的父亲靖远老侯是满意的,只要儿子中就行。

小二虽然是扼死状元成状元,但难过一段时间,把个手盖在脸上,表示他没脸见人的,只有他自己。

孟状元知道自己在五个人里面是最差的那个,论圣眷,他比不上阮梁明、袁训和柳至。论文才,他不敢比阮英明。

他们小心谨慎,孟至真更谨慎小心。

对孟至真也就生出期待,心想他又能说出什么好的呢?

他们在见识过阮梁明的舌辩,袁尚书的履历,初进京时觉得自己博学的骄傲之心、文人肚子里有货,就目中无人的轻浮之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之心......尽皆下去不少。

举子们安静下来。

前科的状元孟至真稳稳走出行列。

在叫好声里对萧战示意退止,转身退回去,还在刚才的位置上站好,气定神闲有如高山般静止。

袁训扫视一圈,把能看得到的神情全看在眼中。他觉得满意,这是他要的言简意骇,也压根儿就没打算过和他们在这里继续长谈。

......

不少的人暗暗的下定决心,这一科好好的下,拿个功名以后,能在京里当官,再好好的和尚书请教。

都眼巴巴的看着袁训,都涌动着想和他做个交谈的想法。但只用说的,又怕就成了尚书嘴里才说过的纸上谈兵?

他们富家子都能行?自己们就没有这样的抱负不成。

刚才关于阮代尚书的指责烟消云散,一开始对于摆这个高台是收拾人的心思也消化不见。

激动中,仔细地再看看台上的五位大人,低于三十岁的倒有四个。这四个人还全都是不到二十岁就有了功名,都下的科场,没有依靠太多的恩荫。

能文能武本就让人赞赏,他又是太后的亲侄子,也肯风里来刀里去,他最后的两句话,“功名不是纸上谈兵,你们难道不如我吗”,把举子们求名求利,热血铁骨一古脑儿的调动起来。

也许有人说这里有太后的原因在内,但不久以前,赋闲在家的忠毅侯一篇奏折惊京中,谈论起军事来头头是道,让人不由得打听一下他往军中去的年头儿,和他在军中的事迹。这就都知道,原来这还是位英武的将军。

听听他报出来的履历,独力办差,而不是体面轻闲官员。他弃官从军,当年的探花,当年的将军,早就传遍全国。

这个太后的亲侄子,全然没有纨绔模样。

如果说百两黄金和编修官职掀起头一波沸腾,袁训这就是第二波沸腾。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八章,峨冠的小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