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胡人主力
长安城南。 “现在,我们要进入武关,唯有三种方法,分别为上中下三策。如何选择,全凭大公子决断。”帐内,贾诩指着地图,面色凝重的看向张绣,缓缓说道。 张绣的军队并没有入住长安,只因为一个原因,长安实在是太破了。昔日的大汉首都,现在已经被断垣残壁所充满。冷风呼啸而过,如同银针一般,吹在人们的身上,却更像是此在人们的心中。因此,他们便选择驻扎在城外。 贾诩面前的张绣听后,当即收起了笑容,十分严肃的点了点头。他身边四人,吕休,周瑜,鲁肃,徐盛明白过来了,贾诩这是在变着法的教育张绣呢。因此,他们倒也没有打趣。在这么多天的磨合下,他们之间的隔膜早已消失不见。 贾诩那双阴鸷的眼睛缓缓落在地图上,低声说道:“在吕将军的妙计之下,我军不但歼灭了左大当户的一千部队,而且没有放过一人逃出。也就是说,现在胡人还不知道左大当户的部队已经被灭的消息。” “再加上胡车儿身形和左大当户大为相似,因此,我们大可以先分出一千人,由胡车儿引领,冒充左大当户的部队;另外三千人则在远处缓缓跟随。然后我们便在潜入胡营之时,一举突袭。而守军看到我们,必会出来接应。我们便趁机进入武关,此为上策。” 周瑜听到这里,眉头一皱,刚要说时,却被贾诩抬手打住,道:“周公子且先勿言,且听老朽把话说完。” 周瑜一听,点了点头,沉默下去。贾诩那阴沉的声音则是再次响起:“我们也可以在到了离胡人不愿的地方,后面留下几十胡人作为诱饵,再制造出极大的动静,必然会引起胡人的注意。我们便可以在那时,悄悄前行,通向武关。此乃中策。” “长安距离武关的距离不远,若是全速行军,只需要两天的时间。但是如果绕路的话,则要慢上三天左右。但是,这也是最安全的办法。那条小路仅能通一人,汉人和胡人必然都不会太过注意那条小路。此乃下策。三策均以定下,现在有何事大可询问。” 贾诩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嗓音也有些嘶哑,轻轻的咳嗽一声,然后看向众人。而急性子徐盛则是根本不管周瑜,抢先问道:“文和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文和先生不吝赐教。” “文和先生在提上策时说,潜入胡营,一举突袭。需知,我们只有四千人,即使造成再大的动静,也无法给胡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不知文和先生此举有何用意?” 贾诩听后,看向徐盛,轻轻点头道:“你说的有理,不过你却忽略了我们的目的。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我们能够进入武关而做准备。因此,我们重要的是,能不能吸引到守军的注意,而不是给胡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徐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同意贾诩的观点。而周瑜则是接着问道:“文和先生,那你为何确定守军看到我们给胡人造成混乱的时候,就一定认定我们是援军,而不是胡人为了诈关而设下的计策呢?” 贾诩的眼睛缓缓合上,轻轻道:“从曹孟德敢孤身刺杀董卓,便可看出他胆大过人,更是雄才大略。而现在,胡人占尽了优势,武关大战,汉人底牌尽出,却还是没有给胡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伤。既然如此,胡人有何必弄这些很可能失败的计策?曹孟德也一定会想到这一点。因此,我才如此确定。” 周瑜听后,方法自己突然挣开了脑中那牢牢困住自己许久的枷锁,豁然开朗,情不自禁的感叹一声。而冰山脸鲁肃则是破天荒的主动开口:“文和先生,那你是如何确定曹孟德一定会出军援救的?现在守军的实力可是虚弱的很。” 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援军到达,胡人伪退的事情。因为身处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所以他们现在对汉胡大战的认识,还停留在第一次武关之战之时。 贾诩听到这里,当即睁开了眼睛,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看向鲁肃,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道:“正是因为守军虚弱,他们才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力量。而且胡人也不会想到曹孟德会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出兵,说起来,曹孟德的决断才应该是出其不意的关键。” 鲁肃听后,眼中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随即便再次沉默了下去。吕休则是在一旁思索着,想着究竟哪个计策是最好的。张绣左看右看,只觉得他们都好厉害的样子,自己却根本说不上话来。一时之间,帐中陷入了沉默。 “报~”而就在这时,一个托着长音的斥候回来报告说道:“禀告张将军,军师,我军前方百里外出现了胡人活动的迹象,而且,正向着我军的方向行来。现在他们还并没有,还请将军下令。” 这话一出,顿时帐内六人都是一惊。贾诩率先反应过来,急忙道:“不要轻动,盯着胡人斥候的动静,每靠近一分就回报一次。快去!” “是!”那个斥候看贾诩说的飞快,也就匆匆抱了抱拳,退了出去。而贾诩的脸色则是在那斥候出去之后,刹那间变得惨白。 贾诩这样子可是吓坏了张绣了,张绣连忙上前问道:“文和叔,究竟发生了何事?” 贾诩偏过头去,看向张绣,缓缓摇了摇头,眼中露出惭愧之色,深深的一鞠躬,轻叹一声道:“大公子,这次老朽少算了一点,还请大公子恕罪。” 张绣连忙把贾诩扶起来,仔细询问时,贾诩却只是在一旁叹息,独留下在一旁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