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昏的鼓声响起,日轮渐渐隐没,已是宵禁时分,酒肆中的客人三三两两地离开,西市鳞次栉比的屋舍店铺也在暗淡的余辉中冷清了起来,萧瑟的街道之上,唯有闾里间的民居透出了黯淡的灯光。
炙得喷香的胡饼,炖了半日的羊汤,鲜美的气息仿佛快要从室内溢了出去,而门在此时被人从外打开,老冯没有回头,只是一边分着胡饼一边呵呵笑道:“小怜来了,快来尝尝,这可是特意杀的活羊。”
少女仔细掩上门,将怀中的胡琵琶轻轻放在一旁,抬起的美丽面孔正是今日在酒肆弹奏胡琵琶的乐姬,看着老冯高兴的模样,也抿嘴一笑,“今日可是赚得钵满盆圆了?”
“还不是托小怜的福。”老冯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泛黄残缺的牙齿,“说来连我也是第一次听小怜唱歌,真真是天籁一般,以前却不知小怜竟是个歌声动听的。”
名叫小怜的少女却看起来并不多高兴,苦着脸道:“谁教那寒士着实烦人。”
老冯感慨道:“他说得也并无道理,这年头,确是让人烦闷,只盼朝廷莫要再轻启战端,还有未央宫中的那位平平安安的,不然这日子却真有些艰辛了。”
未央宫中那位,自然指的是当今官家,人人都希望那位莫要像前几位一样,位子还没坐热,便被刽子手拖下来一刀宰了……哪怕是多坚持几年也好。
“只是这话在自家里说说便罢了,万万不能如今日酒馆中那般大发高论,那可是……犯忌讳的。”老冯心有余悸地叹道。
少女见他沮丧,眼眸一转,嘻嘻笑道,“这又与我们何干?”
“是是,不提这些。”老冯恍然醒悟过来,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然后为她盛了一大碗满满的羊汤,搓着手道:“来,快些吃,莫要凉了。”
不甚明亮的烛火映衬着老冯如树皮般皱纹纵横的面孔,显得格外苍老,少女捧着热腾腾的汤碗,心有感触,微微一笑,“要是没有冯伯,小怜此时还不知在何处漂泊流浪呢。”
老冯少见地皱起了眉头,手臂如驱赶蚊蝇般地在空中嫌恶地挥舞了几下,“别想这些有的没的,难道老冯能见你一个小小的孤女流落街头不成?”
他大口喝了一口酒,不由被酒意辣得叹了一声,“你这孩子,容貌气性万般皆好,能生得你这样一个女儿,也不知是谁的福气。”
灯光下,少女甜甜笑道:“小怜也不知自己是谁生的,不过,反正是冯伯最有福气。”说着,也满满地盛了一碗羊汤递到他面前。
老冯摸着颔下稀疏的胡须,呵呵地笑了起来,看着少女嘴角可爱的小酒窝,又是几杯酒下了肚,目光便在恍惚间游离了起来,落在窗台上结着的霜气之上,霜气在室内暖融融的羊汤香味中蒸腾着,化作轻烟般的回忆钻出了窗外,他浑浊的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极遥远的事物。
那是保定四年……
仿佛也是一个寒冷的季节,邙山之战才刚刚结束,朝廷十万大军无功而返,萧条的街上,闾里已有亡故战士的白幡高挂,行人俱是不得欢颜。可天偏又下起了雨,雨势虽小,却如附骨之蛆般黏在身上,沁得人百骸皆凉。
那时的老冯还未满头华发,皱纹横生,自顾自打理着那间小小的酒肆,日子说不上快活,却也并不艰辛,只是看着街边人皆是垂头丧气的模样,老冯也不开心得很,于是他早早关了酒肆,没精打采地回到家中,却见家门口前,一个小小的女孩浑身淋得湿透,在他家屋檐下瑟缩着躲雨。
他迟疑问道:“你……你的阿父和阿娘呢?走丢了么?”
小女孩的声音纤细得低不可闻:“我没有阿父,也没有阿娘。”小女孩抬起头,几滴雨珠从她长长的睫毛下滑落,清澈的眼眸中写满了紧张和恳求,“……雨停了……我、我便离开……”
老冯鳏居多年的心仿佛也随着这几滴雨珠一般跌碎在了泥泞间。
起初只是想让小女孩进来喝上一碗姜汤驱驱寒气,喝完了姜汤又怜惜她未曾睡上一个安稳觉,待她歇息过了却忍不住做了碗羹汤让她吃饱肚子,吃饱了肚子后又不禁为她今后的日子烦忧……
于是老冯家的饭桌上多了一付碗筷,多了一床被褥,多了一个名叫冯小怜的小女孩。
冯小怜,自然是老冯的冯。
……
……
“冯小怜,孤女,身世不明,保定四年为百里酒肆店家冯百里所收养,并无疑点,是清白之人……不过若要详查大约有些困难。”
深夜,白日里于酒肆沉默饮酒的老者坐在案几前专注地阅读着手中棋谱,听着身后人的回报,只一愣神,便想起了那个弹着胡琵琶的少女。
不甚精湛却扣人心弦的胡琵琶,尚未长成却足以期待的美貌……还有那首《折杨柳歌辞》,这一切都与正在谋划着某些大事的老者心中不谋而合,便随口命手下人去查清那少女的身世背景。
“尽量查。”老者皱起了眉,知道要从茫茫人海中查出六年前一个小孤女的来历的确并不容易,不过就算那少女再怎么倾国倾城,也只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罢了,胸中尽是天下格局的他并未将这些细枝末节放在心上,只是不耐地朝身后挥了挥手,“让阿六去办。”
然而自负经纬天下的老者却不知道,小人物,往往会给人惊喜。
……
……
漫漫长夜悄然过去,长安城的霜积了一宿。
清晨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