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四百八十九章 日军异动

国府的高级军事会议实际上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正做决定参考意见的都是小型核心会议,之后就是委员长的一言堂了,果然,如同高飞预料的一般,会后蒋介石单独留下了少数几个人,在曾家岩的别墅内吃了午饭,可以说蒋介石对于高飞的那套波兰短时间内必败,苏联将参战瓜分的理论非常感兴趣。

一杯淡淡的清茶让高飞午后有些萎靡的精神顿时一震,除了何应钦与军令署长徐永昌、陈诚等人之外,上午没有参加会议的白崇禧也赶来了,其余的几位宋希濂、杜聿明等人都是中央军绝对的嫡系主力的军长。

蒋介石命人搬来了一副欧洲土地,让高飞谈谈其分析的根据,高飞只好硬着头皮拿起指挥部道:“诸位长官,卑职浅谈一下卑职对欧洲局势的分析,望诸位长官不吝赐教。”

高飞从容的来到地图前用指挥棒一指道:“从欧洲的地理位置上看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自古形成的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便是个狂人,也要恪守这一信条。他既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大打,就必须稳住东线的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是要调动起东线的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于两线作战而退缩,说白了就是英法想将苏联拖入战争,用所谓的绥靖政府试图以逸待劳祸水东移,这个战略理论上是非常可行的,但是最后要看德国人的胃口才能决定。”

高飞转到了地图另外一旁,一指苏联道:“苏联成了最压秤的筹码,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一方和德国一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求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作出最有利于苏联自身安全的决策,咱们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道尽了天下成鼎足之势时的权谋运用,再看此刻的欧洲时下的局势,颇有类似之处。斯大林的最大顾虑,就是纳粹德国被英法引向东来,迫使尚未作好充裕准备的苏联与之提前相撞,斯大林的声明把这层顾虑点得透彻之极,他指责英法挑拨苏联“与德国发生没有根据的冲突”,并说苏联“绝不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苏联的本意是要退出这场游戏,而处于德国刺刀尖下的波兰促使斯大林下了最后的决心,与其坐视不如分杯羹,根据外交部一个多月前在莫斯科英法军事代表团与苏联政府磋商时,苏方代表伏罗希洛夫曾就苏联参战提出过一个无可指摘的要求,必要时刻苏军要武装出兵全力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德国对波兰的入侵,波兰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但波兰政府对俄罗斯人的戒心并不比对德国人的小,而且波兰人一贯在大国之间玩帽子戏法,自以为是聪明人,当英法军事代表团无可奈何地把这个消息通知伏罗希洛夫时,伏罗希洛夫也无可奈何他说,既然是这样,那就只好等待某个政治事件发生了。”抗日之血祭山河489

伏罗希洛夫所暗示的“政治事件”,不久之后便发生了,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署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的大权,急匆匆地到达莫斯科。根据苏德密约,距德国入侵波兰仅仅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参加进攻的两路德国兵团已进入了攻击发起阵地,九月二十七日破晓时分,德军大举入侵波兰。

高飞放下了指挥棒继续道:“波兰的武装力量不堪一击,苏联坐视其被德国全面占领,不如站出来去分一杯羹,这是国际常识,苏联人要求的是战略缓冲,所以我认为欧洲局势虽然发生改观,但是等待事态完全扩大以至于美国加入战团还为时过早,起码还需要一定的政治事件配合大规模的军事打击方可,否则三到四年内对我中国战场之影响难有大起色。”

蒋介石听了高飞所言之后并未表态,包括何应钦、白崇禧都认为高飞估计得过于悲观了,而英法美一体的战略很快会形成,但是他们好像忘记了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损失巨大,但是战后分果子的时候却被英法联手给黑了,所以此番妄想英法美联手?可能性太小,美国人会登英法都打残了在动手也不迟,因为德日意轴心国同盟的整体军事工业实力尚不及美国一家独大,就是拼消耗压,美国人也能压死轴心国脆弱的野心。

重庆高级军事会议没开出任何的结果,高飞连见夫人的时间都没有,就急急忙忙的赶了回去,因为特种作战旅在山区捕获多名身上携带地图的日本特务?

日本人想干什么?南昌之战刚刚结束,日本人就在诺门坎大打出手,现在诺门坎结束日本人又在向长沙、南昌伸手?真的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高飞有点郁闷,不过这样也非常好,起码部队不会松懈下来,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和渗透,安逸是绝对要不得的,新一军就是要天天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

不过,高飞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人的动作与其上海方面运来大批物资、武器补给肯定有关,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很可能就是那个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了?不过对于苏联人和日本人来说,条约这玩意他们谁都信不过。

高飞估计日军派出大量特务进行渗透核对地图,恐怕在整体的战略上就是兵锋所指,极有可能是之前的那份地图引起了日本中国派遣军的高层的极度重视,但是这个情报高飞还拿不准,是否要通报军政部和参谋总部方面,国军的泄密事件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九章 日军异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