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七百零一章 狮子大开口

一直与史迪威耗在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的亚历山大最终还是厚着脸皮对高飞提出了请求,高飞则十分诧异道:“之前我记得在重庆韦维尔将军曾经说过一个印度兵的战斗力等于五个华军士兵?现在每天空运一个团的英印部队去英帕尔都坚持不了半天时间?如果空运的话至少要空运六个团的我军部队方行,这样战斗力方面才能持平,我不是不想支援英帕尔,我军主力已经抵达日军侧后展开攻击,空运一个团去英帕尔实在杯水车薪啊!而且还容易影响战局,此举我看不妥啊!”

史迪威冷笑了一笑望着亚历山大不动声色,韦维尔吹的牛皮,自然要英国人自己抽脸,史迪威发觉让英国人自己抽自己脸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英国人在此之前将英印部队吹嘘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好似关在笼子里面的猛虎,上了锁的蛟龙一般,随时能够翻天覆地部云行雨。

结果现在日本人真正的小老虎来了,印度阿三又被打成了病猫,史迪威的眼睛是亮的,英印部队到底有几分战斗力他非常清楚,参战的英联邦国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印度和南非的军队战斗力就表现来说似乎还不及乱成一团的英国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加拿大部队的战斗力比起英国人来说还是好一些的,起码他们敢于战斗,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之后,新加坡又有八万英军集体投降,缅甸仰光超过八千人被俘,英帕尔外围战超过十五万英印部队被成建制歼灭,英国人耗费心血建立的所谓英印部队经过实战证明根本不堪一击,只不过是英国人自己吹嘘得厉害罢了。

吹牛皮要付出代价的,现在英国人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本想在缅甸坑中国精锐远征军一下,结果被中国人反坑一次,在这一点上史迪威十分佩服高飞,一番连削带打将自己与英国人的全部努力化为乌有,不但中国军事代表团重返ccs会议,而且英国人又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与中国人的密约让英国人几乎痛哭流涕。

现在是等于美国和英国有求于中国,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那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太上参谋长不可能真正掌控中国军队,英国人的先欧后亚战略也无从实施,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日本人出兵远东所造成的。抗日之血祭山河701

英印部队的巨大损失让英国人震惊,让印度人也十分抵触,逃兵事件不断发生,甚至还有部队在日军间谍的策动下起义?

英国人的后院也是大火熊熊,史迪威就想不明白,英国人从远东抽掉了那么多的老兵和军官组建的英印部队为何如此的不堪一击?不过多亏印度人的生育繁殖能力出众,也似乎成为了印度兵唯一的优点。

亚历山大可不没有史迪威稳坐钓鱼台的精神头,只能哭着脸可怜兮兮对高飞道:“韦维尔是个独眼龙,您也许知道那家伙的脑子早就坏掉了,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哪家伙是个神经病,您不用理会他的言辞,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说五个,不七个印度兵不如一个华军士兵这才是事实,也是我们唯一坚持的事实,既然是事实就必须得到尊重,所以我恳请您出兵协助我们在英帕尔的抵抗,如果没有中国远征军的加入,英帕尔是不能坚守下来的。”

大英帝国何时这么委曲求全低三下四的哀求过别人?一百年前他们的大炮轰开的中国的国门,他们掠夺过世界上第八奇迹的圆明园,掠夺的珠宝比整个欧洲历史上聚集起来的财富都多,如今英国国内正在将这些珍宝分批装箱运往印度转交中国方面,他们要求中国远征军出兵对抗日军,以保全该死的印度。

高飞欣然的点了点头道:“既然此番会晤亚历山大将军有如此鲜明的态度,那么我们也就不便于太过推辞,中国远征军肩负拯救盟军的义务,这是我们的荣幸。”

无论是史迪威还是亚历山大,都清楚面无表情的高飞此刻心底一定爽歪了,一旁的会晤机要秘书在不停的记录,一旁的录音机也在开着录音,不过亚历山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回只要中国人能够出兵,就让他骂丘吉尔十八辈祖宗,他都干,亚历山大是个务实的家伙,在英国人中属于那种一定程度要脸与彻底不要脸之间的,自尊心那玩意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打胜了仗当然要有,打败了仗自尊心还留着丢人吗?这也证明了蒙巴顿当初选择亚历山大留在中国远征军司令的举动的正确性。

高飞审时度势之下,决定调新一师英雄一团增援英帕尔,但是高飞的要求是不能采用机运,而是采取空投的方式,之前第五纵队有过一支空投分队,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这支空投分队的骨干之前大部分都分配到了新一师的英雄一团,高飞早就意思要组建自己的空降兵部队,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如今这个送上门的大好良机高飞自然不会放过。

借此良机,高飞向史迪威与亚历山大提出要在印度组建一个空降师的设想,以高飞与史迪威和英国人打交道的经验来说,英国人宁可丢掉缅甸也不还给缅甸的宗主国中国,还想借机坑中国人一下,而史迪威则是想要军权,英国人最怕的是中国人借抵抗日军的名义进入印度死赖着不走,让英国人请神费力送神更难,所以高飞之前的打算是成立一个伞兵旅或者伞兵团,于是顺理成章的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个师的建制,让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削减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一章 狮子大开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