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子书辛书一早上门向文氏报备他们的工作计划时,桑芮就已经离开青州城了,至于他的去处,没人知道。
纱罩作坊已经有了完整的筹备计划,接下来便是按计划执行,文氏按照和桑芮商量好的做了分工,子书、辛书负责选址、修整并招工、培训等工作,文氏和白氏则负责与桑芮提前联系好的为他们提供原材料的商家洽谈,并准备作坊的工匠、学徒等日后生活上的各项事宜。
子书、辛书不愧是训练有素,行动颇为雷厉风行,不过六七日,便选定了一处宅子,离范家饭铺有三个街口的距离,主要格局是一个三进的院落,西头带着个独立的偏院,正好符合桑芮的要求。
那宅子因为位置靠近城北贫民区,且带着偏院面积较大,主家一开始不舍得拆开来出售,越留越显得寒酸,想要卖个好价钱还要拿出不少银两来修整,反正也不缺钱花,就一直留下来了,留到如今,从外面看,还以为已经荒废了的,里面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连小偷都懒得光顾,多年没有住人透着一股萧瑟之气。好在主家建这处宅子时十分用心,四周墙壁、房屋等外表虽有些斑驳不堪,但都很坚固结实,稍加修整,用做作坊还是不错的。
子书辛书与文氏三人商定了,便与原主家签了契约,在官府落了户。工匠是事先托范家找好的,备齐了材料便开始着手修整。
于此同时,被派遣来的工匠和学徒也到了青州城,暂时先住在客栈,招工告示也贴出去了,作坊没有修整好之前,招工地点暂时借用了范家饭铺。有桑芮制定的一整套招工的流程与标准。再加上范家在城北的人脉关系,招工也很顺利。
文氏与白氏这边却遇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桑芮事先约好的原料供应商,竟然是青州顾家,但不是顾家主家,而是顾家二房,出面的便是杨子绘的丈夫顾云慕。
起初留兰还认为,顾云慕与杨子澄是好友,因缘巧合遇上杨子绘,两情相悦才成就了一段佳缘。回头想想,现实中哪有这么多浪漫的故事。顾家的内部争斗,更甚于易家:大房嫡长,地位在那儿摆着。老太太偏爱幺子,多有偏袒,顾家二房夹在中间尴尬位置,只能另辟蹊径,担此重任的顾云慕便选择了开设邸店。利用家中运输车队、船队的便利,提供给各地来的客商存放货物,同时自己也将各地的大宗货物运至青州城,再散卖至各商家,赚取中间差价。
杨子绘嫁给顾云慕,表面看来是高嫁。其实顾家二房能为独子选这样一个儿媳,所图恐怕是杨子绘在京城为官的大伯杨介恒,且杨子澄对顾云慕的生意多有助力。而顾二太太主动结交白氏,也不只是切磋绣技,关键还是听儿媳妇杨子绘说起文氏三人的诸多不凡之处,认定她们背后有贵人撑腰,才存心交好。
留兰虽然明白这些。但也没有感叹什么世事、人情,每个人都希望能过得更好。何况杨子绘的公婆都是良善之人,顾云慕对她也并非无情,真要认真算起来,也算是幸事了。
子书、辛书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制伞作坊的所有修整工作,文氏白氏也提前定制了各式家具及各种生活用品,各方面都打理的十分妥帖,远道而来的三位制伞师傅对此十分满意,表示必当尽心尽力的工作。
按照桑芮的规定,新进的学徒必须住在作坊里的,好日夜用功,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师傅的考核。这次新进的学徒有十二个,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制伞工匠带来的六个学徒每人分了两个,负责教授基础技艺,带他们入门。
两个月后,十二个新进学徒需要进行初步考核,通过考核才能留下来接受工匠的亲自教授,不能通过的只能选择做帮工或者离开。
另招了五个帮工,也都是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吃住也都在作坊里。
桑芮规定,个人的事情必须个人负责完成,包括生活与工作。文氏原想着作坊里的活不少也赶得及,想给他们找个负责清洗打扫的老妈子,被子书、辛书拒绝了。文氏无法,只找了范兴来帮忙做饭。
范兴年纪大了,年前便把饭铺掌勺的工作交给了儿子范昆,只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这两年饭铺的生意不错,他们一家对文氏等人一直感恩戴德,文氏既有所请,自然痛快的答应了。
子书、辛书与三位制伞工匠自然是要单独用餐的,至于学徒和帮工,留兰建议文氏空出厨房旁边的一间屋子,找木匠打制了一张能坐二十多人的长条案桌,并定制了三十套四菜一汤五个格子的饭菜托盘,供他们吃饭使用,也能同时吃到多样饭菜还便于清洗。子书辛书见到托盘后大呼实用,当下寄给桑芮,建议在所有作坊中使用。
白氏在筹备纱罩作坊之初便吩咐梁恩婷,散活暂时先不接了,另外多招了六七个绣技好的绣娘,加紧绣制香囊和罗扇,争取在纱罩有大宗订单之前存下一定的货量,到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压力一下子大了许多,梁恩婷未免有些紧张,把梁恩娟和余琳也叫到镇上帮忙,制作干花的工作就交给了小乔。正好赶上果园里也开始忙活起来,又将近农忙时节,短工不好找,梁怀谷、卫大和关华三人忙不过来,文氏同易安之商量了,托李家三兄弟和秦家在镇上找了三个家里没有田地、靠打短工生活的壮实小伙子做长工,才算应付过来。
总之,一时之间,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