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少年请留步>第二百零六章 我不如她

见状林静香也是朝温如玉做了一个口型,意思是“我要试试她。”

温如玉只好摇了摇头,林静香既然都这么做了,现在他也没有办法补救,只能希望王雨晴能回答的上来这个问题。温如玉朝王雨晴看去,希望这个让他都为之心动的女孩能带来一个奇迹。

此时王雨晴眉头皱着,她的脑中已经排除了很多信息了,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这个卞之琳是何许人也,是写散文的?还是写戏剧?难不成是写诗歌的?王雨晴仔细思索着,突然脑中一闪,她想到了徐志摩,王雨晴记得以前在徐志摩诗集的时候,诗集的第一张里有一个简介,上面说徐志摩有个徒弟的名字就是叫卞之琳,难道就是他?想到这,王雨晴心中一喜。可是卞之琳写过什么著名的作品那?王雨晴又陷入了沉思中。

此刻距离林静香提问题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分钟,林静香看着王雨晴还在皱眉思索,她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虽然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但是对于林静香却算不得太难,而且看样子王雨晴是回答不上来了,这就证明了王雨晴在文学认知上不如她,刚刚温如玉称赞王雨晴的时候,林静香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她心中也是怀疑,毕竟温如玉以前可只夸赞过自己,还有没夸赞过别人,这次突然夸赞一个大一的新生,这让一向高傲的林静香升起了要和王雨晴比试一番的心思。

“呵呵,王雨晴同学,你要是想不起来的话,我在给你换个简单的问题。”林静香把简单两个字咬的很重,同时她还瞟了一眼温如玉,眼神中带着高傲的意味。

“啊,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林静香的话音刚落,王雨晴就一拍手。高兴的喊了一声。

“你知道?”温如玉首先问了一句,其他的文学社的骨干也是看向王雨晴。

“哦?你想起来了?”林静香跳了下眉毛,一脸玩味的说道。

“恩,卞之琳祖籍江苏。曾是徐志摩的学生。是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是《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王雨晴仰起头,眯着眼睛朗诵了这一首意境非凡的短诗。刚刚王雨晴才想起自己在初中时候看过的一首短诗,就卞之琳写的不朽之作《断章》。只不过因为时间久了,王雨晴一时没有想起来。

“全对。”温如玉乐的拍了下手,似乎王雨晴回答上来比他自己回答上来还要来的高兴。

“呃。。不错,能给我们讲一下断章嘛?”林静香开口说道。这个问题有点深度了,背诵一篇文章很简单,但是深入了解文章内在的含义,这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了。

然而这个问题却没有难住王雨晴,王雨晴酝酿了一下。随后说道:“《断章》原是作者一首长诗中的一个段落。它表现了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的哲理与智慧。诗人的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让读者自己去想像,诗的重心则是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而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这首诗可谓是在淡中出奇。像烟花一样却不知道它所能释放的绚丽。”

“好!”除了林静香之外,其他人都是不由的为王雨晴精彩的讲话鼓掌。《断章》这首诗他们也都是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首短诗的理解他们就没有王雨晴那么深刻了。

“淡中出奇,烟火比喻。”林静香喃喃自语道,王雨晴的最后一句说出了《断章》最深一层的含义。

“雨晴,请问你最喜欢的是谁写的诗歌?”温如玉朝王雨晴问道。温如玉现在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在问王雨晴的喜好,从一个人的爱好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他想知道王雨晴的人生理想。

“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王雨晴想也没想,直接说道。

“再别康桥?这。。。。”王雨晴的回答让温如玉一怔,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再别康桥是抒发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难道王雨晴多愁善感?温如玉不禁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愕然。

其实温如玉想错了,王雨晴之所以想都没想就说自己喜欢《再别康桥》,这是因为这首诗是王雨晴与肖林结缘的见证,也是王雨晴爱上肖林的开始。王雨晴对于这首诗已经不能用喜爱所能比拟了。

“看来王雨晴同学对于意境的诗词很是喜爱啊,你有没有好的诗词给我们也推荐一下呗。”林静香这时候也从那首《断章》中缓过神来,她也很喜欢那种意境特别深刻的诗。此时林静香已经转而佩服王雨晴了,王雨晴刚刚的讲解让她不由升起了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有意境的。”王雨晴撩了撩发丝,想了几秒钟后说道:“我记得有一首《你说,后来》很有韵味,诗的前半句是来描绘一种美的景象,后半句却是一种凄凉的景象,前后造成一种对比,很有味道。”

“《你说,后来》?”林静香一怔,她没有听说过这首诗。

“你们知道吗?这是谁写的?”林静香转脸问向其他人。

众人皆是相互看着,都没有听说过这首诗。就连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六章 我不如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