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霸王孙策>167、袭许之谋

至于如何夺取利益,就要看孙策自己的手段了。[t]

事情的发展,正如孙策记忆中的一样。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初,得知吕布已死的消息后,臧霸投降了曹操,曹操终于全据徐州(除广陵郡)。

二月,曹操调集大将曹仁、史涣攻入黄河以北的河内郡。这一事件,使袁曹关系降至冰点,两雄争霸已然无可避免。

对于这一事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是如此记载的:“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

河北,向来是袁绍的势力范围。

然而,曹操突然进入河北,无疑打破了二者之间原本的默契。

也正是曹操进入河内郡,为其在河北之地取得了一个据点,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正是如此!

正是在曹操占据河内之后,袁曹两家各自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先说曹操,作为两雄争霸中处于守势的一方,曹操的所有措施都是围绕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守而进行的。

首先,曹操命令臧霸率军进攻青州。青州刺史袁谭难以抵挡,齐郡和北海国相继失陷于臧霸之手。曹操的右翼得到了稳固。

其次,曹操调集于禁领兵北上,屯驻于黄河南岸,以防袁绍大军南下。

最后,曹操任命陈登守下邳,李通和满宠守汝南郡,夏侯惇与曹洪守许昌以西。这一项措施,显然是在防备孙策、刘表和张绣。

再说袁绍,作为进攻的一方,袁绍自信满满。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随后,袁绍又相继派出使者,联络刘表和张绣,一同夹击曹操。

然而,让袁绍没有想到的是,刘表表面上假惺惺的答应了,实际上却打算作壁上观,按兵不动,毕竟对于刘表来说,孙策才是更大的威胁。

更让袁绍愤怒的是,张绣不但拒绝了袁绍的联络,还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

虽然曹操深恨张绣杀其子曹昂、其侄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可为了稳定大局,曹操还是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使曹操免除了来自于张绣的后顾之忧。于是,曹操命曹洪驻守宛城,防守刘表。

这是整个建安四年上半年所发生的大事,虽然大战一触即发,却仍旧没有爆发。袁绍和曹操都在小心翼翼的准备着。

与此同时,孙策治下的各种准备也在进行。

大批的粮食和武器装备被孙策调集到了鄱阳郡内,大量的禁军已经向鄱阳郡开拔。孙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是瞒不过曹操和刘表的探子。

曹操得到消息后,喜不自胜。

而据说刘表在得到消息之后,竟然一口气砸碎了七八个茶杯,可见刘表心中之怒!

曹操和孙策之间,也是往来不断。

孙策不断的上书,给曹操说了不少好话,似乎是在弥补因收留吕布残部而给两家关系所造成的间隙。

另一面,曹操为了稳住孙策,避免孙策在大战中抄他后路,少不得要给出孙策一些甜头。比如说,孙策四弟孙匡袭取了父爵乌程侯。

至于为什么,一来是孙匡自幼体弱多病,孙策对其极为怜惜。二来历史上本就是孙匡袭取了乌程侯的爵位。

孙策的一系列措施,让所有人都以为他将要攻伐荆州,然而,事实上孙策的目光一直就盯着许都。

不过,既然已经调集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装备,更有不少禁军侍卫司部队被调往鄱阳郡,荆州还是要打上一打的。

孙策的计划是,兵分两路攻打荆州。

一路由彭泽都督徐盛率领,沿长江而上,攻入江夏郡,剿灭黄祖这个杀父仇人。

一路由禁军镇守司偏将军程普率领,自豫章郡向西,攻入长沙郡。

也就说,孙策攻打荆州的战略目标是,夺取江夏郡和长沙郡。

而这一切,或许都只是在为孙策偷袭许都作掩护。

事实上,孙策对于偷袭许都,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吴侯府,书房里,孙策看着面前的巨幅地图,眉头微皱。

偷袭许都,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自扬州北上,穿过汝南郡,进入颍川郡。

二是自荆州北上,穿过南阳郡,进入颍川郡。

孙策自然只能选择第一条路,可是第一条路并不好走。自淮南北上,必须要渡过淮河,而淮北一线曹操已经布下了重兵,李通和满宠驻守汝南,陈登驻守下邳。

想要通过汝南,就必须派出大军。一旦派出大军,那么偷袭的效果就没有了。

孙策将目光转移到了许都以北,约莫200里处的官渡。

官渡是自河北南下河南的军事要冲,位于黄河之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袁绍要进攻曹操,必然要先取官渡。

官渡距离许都只有200里远,可是自淮南往许都少说也有六七百里之远。

偷袭许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但收获又是巨大的。一来,许都被袭,曹操必败。二来,可以奉迎天子以令诸侯。

孙策站在巨幅的地图之前,久久难以决断。

事实上,孙策并不一定需要偷袭许都,他需要的是让曹操战败。曹操一统


状态提示:167、袭许之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