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八十六章 幽州牧

朱三公子未及回答,田畴已道:“三不朽?莫非叔孙豹所称‘立德’、‘立言’、‘立功’?据我所知,自古以来,能做到的,只孔子一人而已。”

其实,到在朱广前一世时,做到“三不朽”的,据说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

“两位兄长,自问德行可以为世人楷模?与郭林宗比肩么?”朱广笑问道。

两人根本不回答,你这不是废话么?我们怎么可能跟郭林宗比肩?人家那是“八顾”之首!

“那两位兄长自问,可以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么?”

两人还是不吱声,著书立说,流传后世,那得是卢植这样的大儒,与我们何干?老老实实读书,还著书呢。

“这就是了,以两位兄长之才学,尚且不敢称立德立言,那我们这种人也就只剩下立功了。‘乱’世已至,我不说什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也不说什么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只问,二兄习练武,难道只是为了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田畴扪心自问,良久,轻笑一声,却不表态。

齐周却审视着自己这位准妹夫,撇嘴道:“你这厮极善鼓动,让你这么一说,我这种既不能立德,又不能立言的人,若不在这‘乱’世中干出点名堂来,倒成了‘混’吃等死,**不如了。”

朱广佯怒道:“兄长说这话,考虑过子泰兄的感受么?”

“哈哈!”田子泰大笑。“与人相‘交’,贵在诚实。两位与在下虽然相识不久,但都是磊落坦‘荡’之人,我就说句实话。我既然受使君征辟,入幕为从事,那自然还是盼着能建功立业的。罢了,朱武猛……”

“那个啥,子泰兄,我这次回云中,已行了冠礼。”

当下,朱广将事情大略一说,田畴急忙祝贺。齐周却是知道朱广家中一些情况的,心下不禁感慨,父母之爱子,普天下皆是同理啊。

“那,子昂,我知道你非俗人。依你之见,我们这种人应该如何自处?”田子泰问道。

“正如田兄所说,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忠职守。辅助刘使君,保幽州周全。”

齐周冷眼旁观,你真是这么想的?我记得当初在范阳,我家中,你说异日时过境迁,所境大不一样,便能守护更广的乡民,保护更多的百姓。难道你忘了?

恰好,朱广的目光也投向他。两人相视一眼,朱广笑而不语。

又讨论了一阵,田畴突然道:“险些忘了一件好事,子昂,我是真不知道应该祝贺你,还是……”

朱广一听话头不对,忙道:“何事?”

“去年你出使塞外,及至引军回来助战,桩桩件件刘使君已经表奏朝廷。不久前,朝廷批复下来,都有升赏。”

朱广琢磨着他先前那段话,眼一眯:“子泰兄,关于我的部分是……”

见他这副表情,田畴已经明白其心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齐周倒是干脆:“恭喜你,朝廷为了嘉奖你的功劳,再度召你为议郎。”

朱广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好一阵不说话。

现在,他只想知道,朝廷里那帮人脑子是不是都不太正常?范阳之围,你召我作议郎,老子已然是辞了一回,挑明了就不想去洛阳。这回你还……

半晌之后,田子泰试探着问道:“子昂,你作何打算?”

朱广气得说不出话来。

齐周见状,倒有些幸灾乐祸:“我替他答,辞而不就!”

两辞议郎?别的不敢说,单凭这一件,朱广就得出名。

朱三公子虽然气得发疯,可这事还真就怪不着朝廷。议郎是光禄勋的下属,而这个机构在东汉基本就等于候补官员训练营。从这里出来的官员,很多都担任要职。朝廷是看他功大,有意栽培。

当然,前提是,他能付得起“买官”的钱。

次日,他便往刺史幕府见了刘虞,禀报了前因后果。同时表明自己再度辞任议郎的态度。刘伯安虽然早料到他会如此,但仍旧暗自欣喜。

他幕下的从事们,如程绪,魏攸,都算得知谋之士。鲜于兄弟,公孙纪等,也称得上勇武善战。但朱广属于坐下能出主意,上马能打硬仗的,或许都不拔尖,但用朱广前一世的话来说,这叫综合实力。

人家两辞议郎不就,委身于你刺史幕府,刘虞自此更加器重欣赏不提。

四月,朱广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终于来了。

经太常刘焉建议,病中的天子刘宏再三考虑,终于决定从其所请,置州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从前郡县往上,直接就是中央。各州好似一盘散沙,遇事情紧急,也是各自为战,互不相援。小小一场农民暴动,都能搅得一州‘鸡’犬不宁。

有鉴于此,刘宏同意刘焉的请求,任命他为益州牧。又任命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因刘虞两任幽州刺史,且名满天下,深得胡汉之心,任命为幽州牧。且因为刘伯安德高望重,又身份尊贵,再封“容丘侯”,加官“太尉”。

州牧,揽一州之民政、军事、财税等事务,并兼有从前刺史之职权。正因为权力如此之大,所以只设三员。当然,这只是大汉天子美好的愿望。往后怎么发展,就是他能控制的了。

诏命传至广阳,当事人刘使君还没怎么地,一众从事却欢喜不已。不为旁的,他们就是刘虞的旧班底,如今改了州牧,刘虞所倚重的,只能是他们这些人。

事实也正是这样。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幽州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