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91章 余孽
转过身,冷声道:“来人呐,将这曹‘操’的‘奸’细押下去,严加看管,好生审问!”

“喏!”

吴束勃然变‘色’,挣扎道:“徐和,徐和你个狗日的不能这样对我”。

徐和不为所动,他淡淡地问道:“你刚才说李使君根基不稳?”

吴束冷哼一声。

想‘欲’擒故纵?哪知道徐和压根不买账,他叹了口气,道:“押下去!”

“别,我说,我说还不行嘛!”

徐和‘露’出猫戏老鼠的模样,好像在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找虐!

吴束敢怒不敢言,他挣扎着从军卒臂膀中脱身,嘴里道:“我在东阿城巧遇一伙客商,听闻他们是从北海国而来,当时我便留下心思,程昱执掌东阿以来,为防止吕布‘奸’细入内,一直宽出严进,如果没有许可,北海国的商贾怎么可能顺利入城?其中必有蹊跷!”

说到这里,吴束等着徐和发问,哪知道对方一直保持云淡风轻的模样,这让吴束颇为无奈。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吴束只好继续说道:“无论李贤死与不死,定毅兄你都是北海**力最强的大将,曹使君惜才如命,想将你收入麾下,我听闻之后仗着你我熟识,便应诺下来,那时候,曹使君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我”。

“喔?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束松了口气,既然徐和开口发问,那便说明他这条命是保住了,他犹豫再三,方才开口说道:“孔融不是刘备杀死的”。

徐和眉头一跳,道:“那又如何?”

吴束凑到徐和跟前,低声说道:“孔融是李贤杀死的”。

“放屁!”

“孔融倒是想杀死李贤,没想到刺客失手,让李贤侥幸活了下来,而他本人却死的不明不白”

徐和不为所动。

吴束只得继续说道:“这可不是我杜撰的,这一切都是孔融麾下死士所言”。

“孔融的族人知道吗?”

“知道这种事情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再者,李贤势大,孔融豢养的死士生怕消息泄漏,李贤杀人灭口,所以并没有公布于众”

“适才你不是说李贤根基不稳吗?仅仅凭借家仆之言便想置李使君于死地,显然有些异想天开了”

“赶赴东阿城的那些客商其实不是做生意的,他们是地方豪族派出的代表”

听到这里,徐和第一次变了脸‘色’:“都有哪几家人马?”

吴束连连摇头:“这个我就不知晓了,就算你杀了我我也不知道”。

徐和拍了拍手,道:“来人呐,取黄金五十两!”

“喏!”

没多久,切割的颇为齐整的金砖呈了上来。

徐和将黄金递给吴束,嘴里道:“这些黄金是对你适才所言的回报”。

吴束视财如命,他干干咽了口吐沫,嘴里道:“那归顺曹使君一事?”

“休要再提,趁着我没反悔,你快些离开吧”

吴束知道徐和说到做到,他一把接过黄金,大步狂奔,嘴里道::“徐和你个狗日的,有这些黄金,也不枉你我兄弟一场!”

“将军,要不要留下他?”这时候,有卫卒上前问询。

徐和摇头笑道:“不必了,由他去吧!”

“喏!”

吴束走后没多久,一名军卒便快步行来。

“报,郡府急报!”

“喔?速速呈来!”

“喏!”

军卒将信鸽传来的布帛递‘交’到徐和手中,徐和看罢之后,沉思了片刻,忽而道:“传令,徐九统领三千兵马与我一道回转都昌,其余人等各守其位,不得懈怠!”

“喏!”

徐九是徐和的左臂右膀,他一直在剧县统领兵马。

眼下,既然曹‘操’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徐和头上,那便说明朱虚城的军力只能赠不能减,可偏偏李使君又名言要‘抽’调兵马,所以徐和只能从剧县想办法了。

相对比其他地方,剧县的流民对李贤颇为忠心,即便没有军卒护卫,官屯的乡民也不是等闲之辈。

据说,国渊这家伙寓兵于农,流民忙时种地,闲时练兵,眼光手腕着实令人惊叹。

有那些流民在剧县,徐和认为,没有人能够轻易得逞。

带着护卫赶了两天的路,徐和终于抵达都昌城。

数月未见,城内似乎更加繁华了。

宽敞的城‘门’口,一辆辆满载的车马正等着入城,徐和看得明白,这都是外地的商贾打算入城发卖货物。

城‘门’口的卫卒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不过,他们搜捡货物的时候不曾有半分懈怠。

徐和听说过,进入北海国的商贾,不需要缴纳苛捐杂税,他们只需要根据货物的贵重程度‘交’出一定数量的米粟就可以了。

以米粟替代钱税,这想法可谓别致的很。

不过,深知粮秣重要‘性’的徐和明白,李贤此举意在聚拢粮秣,未雨绸缪。

相较于其余各地多如牛‘毛’的商税,商贾在北海国内的‘花’费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北方的珍珠、山参、皮‘毛’、南方的珊瑚、玛瑙、甚至夷人‘女’子,在都昌城的集市上都可以见到。

在李贤的引导下,都昌城已经成为大汉朝首屈一指的货物集散地。

进进出出的人流给偌大的都昌城平添了几分凡尘之气,徐和行到城‘门’口的时候,卫卒验过徐和的军牌,当即行了一礼,恭声道:“原来是徐校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如有得罪之处还


状态提示:第291章 余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