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二夫人听了楚清妙的话,第一反应是:既然吏部尚书公子对楚清妙有意,要是这事成了,对丈夫的仕途会有多大帮助。
这样想过之后,又立马暗暗抽了自己一巴掌,想着自己托这丫头的福,好不容易生了儿子,那方子还帮了清雅,人家劳心劳力的,她早说过要帮她谋个满意的亲事作为报答了,要是这次还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将这丫头卖了,这样缺德,也不是为孩子积福积德之事啊。
于是便道:“好,你不用担心,母亲早就为你相中几个好的了,只是还在考察中,没去询问对方意向,现在我马上去问问,看看他们可愿意。”
心中暗道,连自己第一反应都是这事对自己有多少好处,要是丈夫知道了,只怕是肯定会送楚清妙联姻的,毕竟丈夫对楚清妙这个庶出女儿可不是很重视,要是知道将她送给吏部尚书的公子能带来好处,肯定会同意的,所以这事,得在丈夫知道吏部尚书家公子对楚清妙中意前就办妥,要不然自己就是想帮楚清妙谋个好亲事都要谋不了了。
楚二夫人这样说了后,本以为楚清妙一定满意的,结果却听楚清妙一边感谢一边吞吞吐吐地道:“多谢母亲,其实……其实女儿已相中了一个人,对方对女儿也满意,要是提亲的话,估计是可以的,不知道母亲可不可以为孩儿作主。”
楚二夫人不由惊讶,便道:“却不知道你相中的是哪家?”
倒没说楚清妙跟人私相授受的话,毕竟楚清妙从没私下跟谁接触过,这时能说出来,肯定就是公开场合认识的,不存在私相授受的问题。
如果真是彼此都愿意的话,那她直接派人提亲,倒省了她匆忙之中,到处相看的麻烦,还挺省事的呢。
楚清妙看楚二夫人没有怪罪,不由松了口气——虽然她的确没有私相授受,但要换了个不慈的嫡母,也是能挑出错来的,所以这会儿楚清妙看楚二夫人没挑自己的刺,自是松了口气,忙道:“是保宁郡王府的一个镇国中尉,叫赵永治,是现如今的保宁郡王庶弟,女儿想,他是四品宗室,我应该还是配的上的。”
本来对方说四月里等给老保宁郡王守孝过了一年期就给自己提亲的——守丧27个月,不能嫁娶,但订亲过了一年就可以,只是不可以大办。
说起来楚清妙今年已有十五岁了,按理,赵永治早就该来提亲了,这不是去年老保宁郡王过世了吗?没办法,就等到今年了。
要不是楚清妙看自己年龄渐大,再等下去更挑不到好的了,要不然楚清妙是不想这样草草订亲的,本来么,依楚二夫人对她这么好,订亲的话,就算规模及不上楚清雅,也不会太差的,但她怕等赵永治出孝再订亲,万一赵永治到时对自己情薄,反悔了不订了怎么办?到时人家是宗室,照样能挑到好的,自己年纪老大可就要不好嫁人了,所以看赵永治愿意提亲,虽然不能大办,但也同意了。
本来赵永治说是四月的,现在才三月,就派人过去说这事,只怕要打乱他的计划,但现在既然事情紧急,也只能提前了,好在现在三月了,也不算太提前,对方应该准备的也差不多了,况老保宁郡王一年孝期也到了,不算违制。
说起来也真是挺险的,要是早一点去了尚书府赏花,尚未出老保宁郡王一年孝期,她想订亲都订不了,到时可就要惨了。
楚二夫人听说她相中的是保宁郡王府的一个宗室,不由惊讶,不过听她说,对方不过是四品镇国中尉,想着一般镇国中尉,娶个五六品官的女儿都是可以的,那他们这样家庭的庶出姑娘,自然也是行的,不算楚清妙太过高攀,于是当下便笑道:“既然你们已经彼此相中了,那我过去问问就是。”
楚清妙看楚二夫人愿意帮忙,终于松了口气,同时心中也下定了决心,以后再不能因为闲的发慌,就搞什么恶趣味的事了,要是再发生今天这种事,那可就完蛋了。
楚二夫人一问,保宁郡王府的人再问问赵永治的意见,赵永治已收到了楚清妙寄来的说吏部尚书公子要打她主意、所以只能提前订亲的书信,所以王府一问他意见,自然就马上同意了,生怕楚清妙被人抢了——大概是东西抢着吃才香,本来赵永治也不是特别着急的,但这会儿看楚清妙被别人看上了,却是急了,赶紧同意将楚清妙订下来。
既然赵永治同意,再加上居丧期间不能大操大办,所以这事办起来就快了。
从楚清妙意识到事情不妙跟楚二夫人提这事,到楚二夫人过去询问,再到保宁郡王府派人过来提亲,不过短短几天,等到吏部尚书夫人听了儿子的心事,派人过来询问情况时,两家庚帖都交过了,在讨论大定的事了。
这下,后脚到的吏部尚书家也没办法了,毕竟总不能仗势欺人,跟宗室抢亲,只能当这事没发生过了——那王公子挺欣赏处变不惊的楚清妙的,念念不忘,倒还嘀咕过能不能让父亲跟楚二老爷提提这事,王公子这个提提的意思自然是想让父亲利用自身权势逼楚二老爷同意,但被尚书夫人眼一瞪,骂他是不是觉得他老子吏部尚书做的太久了,该换个位子坐坐,王公子不傻,也知道要跟宗室抢亲,到时肯定会被人攻击的,于是只得怏怏不乐地打消了主意。
这场危机,总算是化解了,而楚清妙也如愿以偿地跟赵永治订了婚。
虽然对方不过是四品宗室,不算大富大贵,但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