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荆州士绅们的强力推动和宣传下,整个荆州地区的各个州县的地主、士绅和退休官员,都知道了王书辉的霸道和“邪恶”(指复兴会的土地政策)。
复兴军在松滋县面对的突发事件,就是在荆州地区的士绅们的宣传下,聚集在松滋县城避灾的,松滋地区的地主绅士们,对王书辉的到来做出的反应。
前往县城执行引导灾民任务的第十营第二连,除了李凤鸣的第一排,因为没有深入到县城附近,而且在救人的过程中保持了足够的警戒,所有没有遭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但是,第二连的其他四个排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他们先后到达县城附近后,就被藏身灾民中的本县士绅的眼线发现。等到他们开始救灾的时候,突然,一群手持兵器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地主们的家丁打手),从紧闭的城门中冲了出来,冲向正在救灾的复兴军小队。
战士们的反应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在发现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向他们冲来的时候,战士们就立即紧急集合,排成队列。等到几百个家丁打手,到达战士们的步枪射程范围时,士兵们立即就在士官或者高阶士兵的指挥下,进行了轮排连续射击。
县城周边的四个方向内同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固然,武装人员的死亡和崩溃是一种必然。但是,灾民们因为害怕和恐惧导致的大混乱,也一样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上万恐慌的灾民,四处逃窜。不少孩子、老人和妇女在这场混乱中受伤甚至死亡。第二连连长看到这种情况,一方面就地布置防御方阵,一方面派出通讯兵,向指挥部报告了这个情况。
事情从来不会向着自己预定的结果发展。这是王书辉到了明朝末年,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得出的一个教训。人只能努力的把事情往自己的预定目标上推动。但是,不管你做出多少努力,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总是会打破你的计划,让事情的发展偏离自己预定的轨道。
王书辉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是给自己确定多少看起来很美的目标,而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情,尽可能的让事情向着更好的结果发展。
就以救灾这个事情来说吧。王书辉的想法是,先把难民营的建设工作做好。在这之后,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批次的把难民归拢到难民营中。做完了这个工作之后,就可以对难民进行统一的训练和培训。最后,由复兴会领导这些难民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王书辉从科学统筹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把“难民营建设”工作和“难民吸收”工作,融合起来进行;希望能把“难民培训”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融合起来进行。但是,还没等第一批难民到来呢,突发事件就爆发了。
等到王书辉带领着剩下的第十营的人马到达松滋县城,废了很大的力气才让所有的,近两万名的难民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的之后。王书辉得知,经过救灾指挥中心的那些参谋们统计,在这次混乱中,有四百多个难民不幸遇难了。
王书辉在本时空的第一年里,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发怒。到了第二年,王书辉发火的时候就明显的变少了。等到了第三年,王书辉已经基本上不发火了。
因为他干的工作越多,就越发现,发怒只是一种简单的个人情绪的发泄,它本身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而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是会一定出现,一直出现的。所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为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效率,王书辉已经完全不会发怒了。
但是,突然面对这样的,无缘无故的四百多人的死亡和近千人的受伤,王书辉肚子里的怒火不可能不会越烧越旺。
来来回回的走了十来趟,王书辉才勉强的压下了自己的怒火。他沉声向站在他旁边等待命令的参谋人员问道:“制造混乱的家伙抓住了没有?”
参谋立即答道:“老师,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共被抓获六人。”
王书辉对参谋吩咐道:“让侦查员立即对这些人进行审讯,马上把事情搞清。命令部队立即开展灾民吸纳工作。”
看了看在复兴军战士组成的包围圈内坐了满地的灾民。王书辉继续说道:“让卫生部门立即开展收治工作。对于受伤的灾民要好好照顾。让后勤部门开始准备,立即给灾民吃饭。吃完饭后,按照既定计划,对灾民进行分类整理,把灾民带到难民营安置。”
参谋立即记录了王书辉的命令,之后,他提醒王书辉道:“老师,目前难民营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完成。恐怕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
王书辉想了想,对参谋说:“难民营的建设工作,由战士们带领难民一起进行。把妇女和孩子安置到已经建好的难民营,其他人先在外面忍一晚吧。”
向参谋布置完工作之后,王书辉立即前往后勤部门所在的位置,准备给他们帮帮忙。毕竟,突然要给近两万人吃饭,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发布完了所有的命令之后,参谋们也和王书辉一起开始给后勤部门帮忙。
五百多名士兵,控制一万六千多个难民,能控制的住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王书辉带领部队赶到的时候,第十营第二连四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排,不仅击溃了来犯的身份不明武装人员,还控制住了他们附近四处乱跑的灾民。而等到王书辉领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