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成总监笑着举起手,在空中按了下,“但是,阿廉,你们节目组已经很出风头了,大家都没想到,这首摇滚会如此受欢迎。我已经看过数据了,到现在不过四个晚上,能有这样的成绩相当了不起。”
张导动了动嘴巴却没出声,他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又有些不甘心。
“这样吧,访问交给别的节目组来做,但主持人可以让小仪上,听众更熟悉她嘛,”成总监随即又道,“除此之外,我还会给她配个很有分量的嘉宾,这总行了吧?”
“没问题,我会让小仪配合的。”张导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了下来。
演播室内的其他人也不由松了口气,同时在心里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这样的场景真是太少见了,而那首神奇的歌曲此时还在播放,即使不戴耳机,似乎都还能听见那热情的吸引人的旋律,以及那包含感情的歌声。
这是第四晚。
------
1980年4月15日,这也许会是个被载入香港史册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的晚上,一首摇滚乐突兀的冒了出来,并逐渐占据喜欢音乐的人们的耳朵。
许多音乐人都非常惊讶,这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倒不是说他们迟钝或者不通变化,只是因为这个时候的香港摇滚还很不入流。
尽管不少年轻人开始玩起了摇滚,披头士在这里也有许多粉丝,加上又是英国殖民地,这些音乐文化传播得很快,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
首先,玩摇滚的大多都是一些年轻人,而且相当部分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完全凭借一腔热枕在支持。他们年轻气盛,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就算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此,也足够让许多人排斥。
再加上各种标新立异,而摇滚本来就分支众多,传统音乐人不认为这是正道,所以这个时候玩摇滚的,大多都是地下乐团,上不得台面。
除此之外,粤语本身也不太适合摇滚,没有翘舌音导致高元音偏少,在音色层次方面自然也就比别的语言略有不如。于是,想要制作一些感情层次更为丰富的歌曲,别的语言花九分功夫做到的程度,粤语则要花上十分功夫。
所以,粤语歌曲大多是情歌,而在这种不断碰壁的情况下,香港的摇滚乐要到80年代中后期,才会在那些没有放弃的人手中逐渐成熟起来,最终有了beyond的辉煌。
即使这样,香港的摇滚乐队依然寥寥可数,到了90年代后期以及千禧年,因为这样那样的开始逐渐消亡——当然,消亡原因不止这一个,但肯定是其中之一。
但是现在,历史在人为的因素下,硬生生的拐了个弯,一首原本还要等上九年才会出现的歌曲,而出现在了香港商业电台的打歌榜单之中。
知道这首歌的人,几乎没有觉得能改变什么,即使听起来还不错,毕竟,对摇滚的看法已经深入香港的专业人士的人心。
可事实很快就给了他们重重一击,恰到好处的激昂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还有极其出色的唱腔,以及包含在其中的真挚感情,迅速占领了听众的耳朵。
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还知道,短短四个晚上,就让打歌的节目收听率高升,而且还是商业电台里公认的第三档节目。
不仅这样,连白天一些点歌节目,都不断有电话打进来点这首歌,一时间,似乎香港的大街小巷都开始传唱这首写给母亲的歌曲,颇有之前借《上海滩》而风靡全港的那首电视剧主题曲。
“这才是真正的摇滚乐!”周末出版的新一期《东方音乐》杂志里,在介绍新歌的版面,有个标题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