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红警之回归祖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编东北军2

文平也多少清楚一些蒋介石对东北军耍的小手段,确实算不上光明磊落,但是从小集体利益角度出发确实无可厚非,蒋介石穷尽一生之力为的就是一统中国的军政大权,消藩对于蒋介石来说是势在必行之举,而东北军是中国最大、最强的一个藩镇,解决掉东北军,西北军与桂系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问题了,百万川军也都全部开赴前沿,现在反攻打到东北,全国虽然都光复了,恐怕此时的川军也剩不下多少了。

对于蒋介石的做法文平不好置评,但是鬼子投降的事还没利索,苏联等过还虎视眈眈,大敌当前还这么搞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文平脸色的不悦,对于习惯了察言观色的于达来说是根本难以隐藏得住的,于达只能苦笑一笑道:“文长官您也是在下面部队血战过的,当年在南京保卫战时八十七、八十八这样的德械师都经过至少七次整补,老兵一早就打光了,紫金山血战,连武器都没有补充了,每人五发子弹或者二颗手榴弹和大刀,上阵地捡烈士没损坏的武器使用,国府也万分困难,日本是小而强的工业国家,全民皆兵,我们是大而弱的农业国家,兵役制度还在摸索,全国军政大权尚未统一,我们中央军嫡系都补充不上,哪里还来的武器补充给地方派系部队关键时刻如果他们缩了,我们就要倒大霉了,还不如交给自己人,紧要关头顶上去没有后顾之忧啊!”

文平知道于达说得都是事实,无论是淞沪罗店的血战还是南京保卫战,他在后世都是看过资料的,文平当然深知当年华夏军队无论从武器装备到人员素质都有非常大的差距,日军的海陆空立体工事,华夏部队连步枪子弹都要计算着使用,血肉长城壮烈无比,但是终归挡不住钢铁攻势,往往二十余万日军能够击溃七、八十万华夏守军,因为日军进攻的炮火带给了华夏守军极大的杀伤,所以华夏守军的阵地往往很难坚守,而且华夏士兵大多缺乏坚定的意志和勇战的决心,士兵战术素质较差,只有第七十四军那样的部队的官兵才能与日军一较长短。

所以,日军一直以来最头疼的就是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这样的部队,不过在当年的华夏远征军始组建训练和今年的志愿军回大陆作战之后,尤其是在琉球之战以后,除了当年的远征军,志愿军几乎又是名扬四海,成为了让日本人最为痛恨和头疼的部队,没有一支日军师团真心实意的想在志愿军身上找场子,华夏最极端的右翼热血青年,加上文平特有的训练方式的六个月培训,先进的武器和补给,华夏志愿军和当年的国民政府远征军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噩梦,更是苏联、英美等国的心头大患。

文平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于达道:“委座要将东北军整编进我的志愿军?但是东北军六个军眼下一共有几个人?几支枪?六个军九个师的编制?这也太过寒酸了一些吧?”

于达微微一笑道:“这个委座当时口谕是说将原来东北军的六个军的番号全部撤销,组建青年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二军、新编第三军等等部队,每军皆为四个师编制的甲种军,军配属重炮旅,装甲旅等特种兵部队,每步兵师三旅六团,师属一百五十五毫米m2重型榴弹炮团与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团,配属装甲旅,另外美国盟友已经答应提供两个装甲师的武器装备,并且在大连设立组成维修基地,在旅顺设立组装工厂和车间,进行散件的组装与战损的大修抢修任务。”

文平一听说美国人答应提供全套的装甲师装备,立即兴奋的站了起来一挥手道:“谁与美国方面负责接洽装备,一定要告诉美国人,我们要他们最新式的m4系列的坦克,不要拿那些过时的欧洲战场的坦克来糊弄我们,想让我们和北极熊动手,那就要付出代价,我们士兵的生命要远远比他们的坦克车珍贵,坦克被击溃了可以修理甚至重新生产,但是我们经验丰富的战车组却因此牺牲了,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武器落后的原因白白牺牲我们的士兵。”

于达则呵呵一笑道:“文长官,与美国人接洽的事情自然非你莫属了,放眼国内现在谁还能够代替得了你的地位?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看见你都得退避三分,所以委座就说这个艰巨的任务一定非文平莫属。”

文平点了点头道:“我们是在替同盟国的整体战略在流血牺牲,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付出最大的牺牲而享受二等国民的待遇?凭什么英国人要拿大份的美援物资?美国的军事援助应该从贡献的大小做出实际的考虑才行,不过现在不是战况激烈那会,各个兄弟部队皆在后方进行整编,唯独我志愿军拿最高的军饷,最好的装备,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于达无奈了摇了摇头道:“文长官,你的志愿军横扫东北和南沙、琉球、吕宋等地,现在是国军之中最强的部队所在,但是守土开疆是整个国军乃至全国人民的事情,你如果将北极熊横扫出远东,兵指蒙古,那么有些人岂不坐享其成了?委座的意思是有功大家一起分,文长官的志愿军所部已经是功勋卓越了,现在一是进行训练,二也是为了今后更大规模的战役,比如光复远东、藏南、安南等地,而且现在国军部队之内你就算给第一个装甲师,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车组成员开走形成战斗力啊!”

高文平自然知道于达说得都是实情,实际上于达就是蒋介石此番的传话人,对于文平能够接受这个任务,于达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编东北军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