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红警之回归祖国>第一百零三章 铮铮铁骨

牛岛满知道,首里兵站的被袭等于是给他的整个作战计划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失去了后勤供给的部队如何陷入了志愿军的合围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悲惨情况,这些牛岛满都是能够预料到的,琉球派遣军方面竟然出了如此大的问题,自己恐怕也得向天皇谢罪!但他现在更需要的是这场战役的胜利来阻止美军登陆。

正在快速撤退的刘文忠哪里想到,他袭击了日本人的首里兵站,给牛岛满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使得日本人失去了后续冲绳战役的物资供给,日本人如果想恢复之前的战略目的的话,就得在使劲勒一勒裤腰带,不过在文平看来,无论日本人怎么勒裤腰带,损失的军火物资都是其无法在短期内能够弥补的。

1927年发生的金融恐慌让日本的经济陷入了绝境之中,这次恐慌对日本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一战过后日本经济曾一度发展迅猛,但很快就发生了结构性衰退,经济长期萎靡不振。

1929年经济危机前夕,日本政局刚刚发生一次大变动,田中义一内阁辞职,新上任的滨口内阁试图解决财政危机,政策的核心就是“黄金解禁”,但“黄金解禁”带来了更大的危机。黄金外流超乎大藏省的预料,大量投机者在解禁之前用外币换购日元,解禁后日元升值,再抛售获利。

仅半年时间,日本黄金外流超过二亿日元,超出预计三倍,引发了新一轮物价下跌和通货紧缩,日本经济由萎靡不振,转入“昭和恐慌”,不久,美国股市崩盘,日本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更是七零八落,大量失业人员需要安置,经济的崩溃更是刺激了人们对财富的疯狂,“扩疆”、“经营满蒙”就成了很好的解决办法,日本的既定国策“币原外交”被抛诸脑后,可以说现在日本人在中国发动的这场战争几乎是完全依靠美国给予的贷款进行的,而日本人则利用从中国掠夺来的贵族金属以及掠夺性开采的矿产来偿还美国大老板的贷款,并用美国人给予的贷款大量的购买美国人指定的可以用于战争的战略物资,如废钢铁,机器设备,航空发动机,石油,橡胶等等。

可自从日本袭击珍珠港,又经过了太平洋战争,美军已经完全封锁了日本的经济来援,所以日军想要翻身很难,虽然在东南亚各地有日军占领,但是日本已经是强弓之弩了!

刘文忠的袭击导致了历史出现了一个急转直下的大转折点,被火烧了屁股的牛岛满可谓孤注一掷,日军调整了庆良间之战的整体战略,一支超过一万八千余人的日军部队分成两股已经开始向庆良间快速推进了。

历史不容轻易改变,改变历史进程就会出现不可预见的蝴蝶效应,这一点文平非常清楚,但是作为一名熟知历史的穿越者来说,文平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还影响不到整个亚洲战略层面上,其实文平将炸毁日军兵站想得过于太简单了,有所得必有失,只不过当文平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接到了派遣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电话的纳见敏郎也是有些头晕脑胀的感觉?原本制订好的计划似乎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推翻了?

庆良间外围两翼的志愿军守卫部队的防线竟然如此坚固,自己已经攻克了庆良间城防?但是那些身穿花花绿绿军服,手拿美、德枪械的守军竟然死战不退?这场战役志愿军表现的确让纳见敏郎师团长大吃了一惊,他参加过在支那的很多战役,还从没有碰到过如此强硬的对手。

纳见敏郎从望远镜里看见,志愿军的人数并不是非常多,他们竟能阻挡住大日本皇军精锐部队的飞机、大炮、坦克的联合进攻?死攻硬拼一整天,他的部队硬是没有前进一步,夺来的阵地还被眼前这群敢死队夺了回去,个头不高的敢死队让他想起了华夏战场的四川军队,他们同样这么能打仗,经过进一步观察纳见敏郎发现,眼前这支军队就是一伙亡命之徒。

纳见敏郎望着焚烧阵亡官兵尸体时,惊讶的发现许多士兵不是被咬破喉咙,就是被弄掉耳朵,眼睛的地方露着一个大血窟窿?最多的是肚子被手榴弹炸开花?翻在外面的内脏流淌了一地,纳见敏郎不自觉的脸上抽搐了几下,他意识到自己的对手就是一群亡命之徒!对于志愿军来说此刻坚守两翼的外围防线已经是完全多余的了,只不过是加大志愿军的伤亡而已?难道志愿军的指挥官变成傻子了吗?

纳见敏郎不知道的是,志愿军空降团在外围防线同日军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从分基地内驱车赶了过来,徐涛带来了基地内唯一的援军。很快文平就组建了一个营的敢死队,这是志愿军二师最后的预备队了,文平风尘仆仆地到前沿看望自己的将士,慰问伤员,察看地形。

庆良间城防的失守对于庆良间作战至关重要,所以文平已经着手安排进行反击,他的警卫团早就开上开了前线,堂堂一个集团军司令官,竟然只剩下一个组十人的特战队员护卫,为了更持久的坚守庆良间县城,文平被迫对庆良间防卫作出进一步的调整部署,并召集师、团长和地方政府官员开会,向他们传达了待命反击的命令,要求二师至少在固守庆良间一天,迟滞敌军的进攻,以待后方李建国的一师和装甲旅转运兵力,包围日军。

望着几乎个个带伤的师、团长,文平知道恐怕这场战斗之后,他的志愿军军恐怕也就再次被打残了,现在他的师长已经变成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 铮铮铁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