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预感,他的机缘,也应在大道之树上面。
修为到了如今,课境界十分古怪,虽然可称仙圣,但眉宇中坐定的巨人,与一般道理中的圣胎,并不相同。
其实论来,他算是个守规矩的性子。
一本功法,他可以照着修炼,而不是如许多人那般,只想着自创功法。
可造化弄人,修行至今,他的道路异于前人,非是练气士,非是方士,也道门羽士。
但好在他翻阅过陆庭封道传,得到了那位推动天地,从而与其余大神通者创立道学的古老天仙的想法。
有了这一位人物的想法,或许可以开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至于这道路,须得两面。
一面是自身,一面是大道之树。
他从一个人的角度,看遍天地,万物兴衰,诸事在心。而从细微处,可以虚空造物,创造生灵。
对于世间生灵的一切构造,他已是知之甚深。
但要观看这浩浩天地,却不单单是一个角度。
他所想的另一个角度,便是大道之树。
以人的视野,他已经看遍一切,勘破一切。而若是以大道之树的视野,又是如何?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同样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显得严谨,或显得可笑。但同样一件物事,在不同的角度去看,是否会有不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