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丹青妙手>第82章 你这次的作品呢

“你这次的作品呢?“许清影问道。

秦起见问,也就把自己拿来的那幅水墨白描拿了出来。

“竟然是水墨白描?”许清影接过来一看之后,倒有点好奇。

秦起也就点了点头。

秦起的这幅白描,也是那时人在乌镇时画下的,与他之前的作品大同小异,只是这是其中最好的一幅罢了,且是那种带着水墨轻染风格的白描,许清影看得也点了点头,虽然相比起秦起铅笔素描的线条来说,目前的水墨线条还有那么点生疏和不够自如的地方,不过作为一个以前没怎么接触国画的人来说,做到目前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准备走国画这一途么?”看完画后,许清影抬眼问道。

秦起应了一声“是的”,对于这个,许清影倒是没像成梅成馆长那样问上一大段,在她接触的人中,秦逸风秦老头在写字之外,偶尔地也会画画国画,秦起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许就是受了秦老头的影响也未可知。

秦起在清影阁直呆到晚饭时间,他、许清影同着小果一起叫了一个韩式泡菜饭的外卖,这之后,秦起才从清影阁回到自己的租房。

接下来的时间,秦起则是把上午的时间安排在安市博物馆,余下的时间则都是用来了解中国画了。

这段时间里,秦起陆续地读了《历朝名画记》,《林泉高致》等论述中国画的一些古代著作,而且主要的是山水画方面的东西,在国画花鸟,人物,山水这三大块中,秦起决定先攻山水这块。

山水是国画里最巨然大物的一块,自从隋朝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将山水画从人物画附庸中解放出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山水画此后一直是中国画坛的主流。

秦起选择山水画,倒不是奔着山水画势大去的,而是内心里真的喜欢那一湾灵山秀水的写意高古。

在探究国画之外,秦起生活上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去逛老庙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平均下来,一周他至少会有两到三个下午秦起是在老庙里呆过的。

而今天,他准备去逛逛老庙里一个特别的集市——鬼市。

鬼市最早可能源于天津,在现在南开区的那块地皮上,清朝末年时是一个难民聚焦的地方,也是贩卖古旧物的市场,因为这个市场——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且摆摊的时候,每一个摊位前都摆着一盏煤油灯、豆油灯之类的,远远看去便真如鬼市一般,所以名儿也就叫了“鬼市儿”。

现在的鬼市,存地的目的已经与之前起了很大的变化,成了一个“倒腾古玩”的地下市场一样的地方,因为很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要走这“夜伏白遁”的路线,当然,非法的性质不重,真要是那种完全见不得光的东西,就不会在这种明面上出现了,另外一个,就是古玩小贩们“蒙人宰人”的场所了,本来古玩这东西,你在明晃晃的地方都还怕看得不清不白呢,就着夜里的一豆点的光,你能看出什么?打眼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因为混在其中的“夜货”,这地方捡漏的可能性也比明市大,所以可以说是风险与收益并存了。

不过风险这东西,对秦起来说不大存在,他现在主要抱着的想法是多看多上手,不是那种价钱便宜又经过‘回照’证实是古物的东西,压跟就不会出手,所以打眼上当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之所以想去鬼市见识一番,一来是好奇,二来是在明市里没见着什么可以出手的物儿,所以最近有点“古玩痒”的秦起觉定去鬼市里碰碰运气。

凌晨四点的时间,手机闹铃的声音把秦起闹醒了,一个骨碌翻起来后,秦起也就直接下了床,没收拾也就出了门,上主道后秦起很快打到了一辆的,然后直奔鬼市而来。

到点之后,秦起发现眼前的场景,与秦起之前设想的比起来,还是清冷很多,整条街道上也就那么几盏灯,颇让秦起有那么点小失望,不过像秦起这样的逛客,稀稀散散的倒是有些。

听说老京都时,华威桥那一带的鬼市,一度相当热闹,规模也大,那时做买卖都还流行使用‘行话’儿,双方暗中递手、拉手还个价儿什么的,报的字儿也是‘么、按、搜、骚’之类来代表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儿,为什么这么干呢?就是怕同行听到价码后过来搅局,把生意弄黄了。

秦起当下收了心情,向着最近的第一盏灯过去,走得近了,他才发现摊位上的灯不是以前的煤油或是豆油灯之类,而是那种充电的小台灯,或者更简单的就只是弄两个手电筒而已。

摊主们把自己的宝贝疙瘩放在面前,有些还藏着掖着,反正多是一件两件的东西,做生意的态度上,也是人瞅了问了再开口,反正这东西,讲究的是一个“愿者上钩”。

秦起也不想着去上手见识,这地方,不像明市,真摸了碰了,说不定就因此惹出一身骚出来,所以来这儿一趟,主要还是长长眼,没碰到那种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秦起是不会蹲下去细瞅一番的。

走了那么七八个摊位后,这条老庙的鬼市也堪堪就到尽头了,不过让秦起意外的是,在最后那个摊位上,竟然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见人过来了,便打开手电筒往自己的那件物事上照上一照。

秦起突然就有了兴趣,那是一个长柄铜镜,秦起蹲下去后,拿起了摊位的另一只手电筒,照射后发现,这是一面手掌大小的铜镜,周边的五子登科纹饰已很


状态提示:第82章 你这次的作品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