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从恶如崩(之八)
这天下午,两辆轿车一前一后地开进市永安大厦写字楼。陈佳林跟田志雄各自从一辆轿车里走下来,让司机和跟班的手下留在原地。两人一同乘坐电梯上了九楼,来到胡大海的办公室。
“是你们俩啊,”胡大海正跟刘文斌商量着事情,见两个徒弟走进来,招呼他俩坐下,随后对刘文斌说道:“那就先这样,到时请他们出来吃饭。”
刘文斌站起身,走出办公室去了。没了旁人,屋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起来。
“你俩小子今天这么空闲?”胡大海笑容满面,坐在椅子上的身体往后靠着,并给他俩每人扔过去一支烟,乐呵呵地说道:“不会是专门来我办公室讨茶喝的吧?”
“师傅,有一笔买卖,”陈佳林瞟了田志雄一眼,抢先说道:“我让老三给您送上门来啦。”
“哦?说说看。”胡大海想不出田志雄会有什么生意门路,开玩笑地说道:“‘蛮牛’,是让我跟你去批发水果吗?”
“师傅,你就别拿我开心了。”田志雄嘿嘿地笑了。
“呵,快到元旦新年了,”胡大海似乎记起一件事,说道:“你可别忘了给我弄几箱‘印度’苹果呀。”
“这没问题。”田志雄拍着胸脯,潇洒地说道:“我专门让‘北佬’运来了十几箱‘印度’苹果存放在冷库里,明天我就给您送家里去。”
“老三,怎么还给师傅送这种苹果呀?”陈佳林觉得有些奇怪,说道:“现在‘红富士’的口感要比‘印度’苹果好多了。”
“这你就不懂了,”胡大海淡然一笑,对陈佳林解释道:“你师娘一直喜欢吃‘印度’苹果。”
“红富士”苹果是七十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的水果市场上冒尖,主要以陕西一带向阳土坡上种出来的品质为上等货。而‘印度’苹果已是一个“老掉牙”的品种了。这种苹果成熟之后,其外表还是青颜色,口感十分脆甜,与当时的“国光”苹果一样弛名国内,但因单株产量太低,后来大都被果农砍掉而改种“红富士”苹果树了。到了八十年代末,‘印度’苹果已在水果市场上逐渐退出,如今已难得一见了。
“‘蛮牛’,说说你的正经事。”胡大海对田志雄说道。
“师傅,我弄到一批上好的翡翠‘戒面’,”田志雄瞒天过海,把假话当成了真话说:“这不,想找师傅您给想想办法销出去。”
陈佳林嫌田志雄嘴笨口拙,抢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胡大海详述了一遍。原来,陈佳林曾带着田志雄去鉴定这批翡翠戒面,那些行家的竟都不敢轻意妄下结论。不过,认为如果标价五、六千元一粒出售的话,倒也不妨试试看。田志雄见此情形,知道把这骗局做下去还是有相当把握的,也就装疯卖傻,甚至都未向二师兄陈佳林透底。在陈佳林和田志雄一起来胡大海公司之前,他俩曾经向毕自强征求过意见,想在师兄管理的商场柜台里出售这批翡翠玉。但毕自强说,这桩生意不算小了,他不太好擅自作主,让田志雄先取得师傅胡大海的同意。
胡大海查看了田志雄带来的几粒翡翠玉样品,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敏锐地察觉到这桩买卖有利可图,便开始向田志雄仔细地询问着他的营销策略。
“大师兄说,如果只是这样的‘戒面’的话,估计会不太好出售,”田志雄把毕自强给的建议端了出来,说道:“现在的有钱人多了,都喜欢戴枚十几克的金戒指在他人面前显摆。如果是把翡翠戒面镶嵌好在戒指上再出手,肯定会畅销。可是,到哪儿去弄黄金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的黄金市场还没有真正放开,国家银行收购私人黄金价的行情为每克四十四元左右。当时,黄金制品在首饰商店里也是紧俏商品。
“嗯,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胡大海的头脑快速转动着,虽然认为这笔生意能够赚钱,但也还是件没着落的事情。于是,他对田志雄说道:“这事我先考虑考虑。”
陈佳林和田志雄告辞之后,胡大海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思来想去,又把隔壁总经理室的刘文斌叫了过来。当刘文斌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他有相当把握能从正常渠道弄来一些黄金,但开出的价码却是不低于黑市上每克百元的价格。他还反复向胡大海解释说,找人办事必须有费用,自己绝不会从中有什么捞头,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模样。胡大海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认为如此也有相当的利润可图,便当场拍板让他去落实此事。
十天之后,刘文斌果然通过各种关系,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有关部门办理了特批黄金1000克。就是这么一倒手,他就轻轻松松地从胡大海手里赚了五万多元。
胡大海手里有了这些黄金,翡翠金戒指的生意就成了一半。他先是让田志雄抓紧时间把翡翠金戒指打造和镶嵌出来,又向毕自强耳提面命地传授他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销售这批翡翠金戒指力求做到大张其鼓,搞得热热闹闹的,”胡大海坐在办公桌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对毕自强吩咐道:“你尽快到《绿城晚报》社广告部去,跟他们订要半个版面,准备在销售前连续刊登一个星期的广告。”
按《绿城晚报》广告上刊登出来的销售时间,昆鹏商场的首饰柜台前有许多顾客前来选购翡翠玉面的金戒指。每枚的价格都在六千元以上,尽管其价格不菲,但一百多枚金戒指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却已全部销售一空。这真是一桩好买卖,一下子就赢利五十多万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