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嫡女:凤还朝>457.第457章 刮目

这时,唐厉风的目光却落在了叶疏烟的父亲、叶臻的身上。

在百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叶臻始终垂首不语,并没有任何反对之词。

文人自负,他有这样的好女儿,自然也会期盼女儿在宫里能居于高位,光耀门楣。

所以,他应该很清楚,北冀公主做了皇贵妃,对于如今极为得宠的叶疏烟,绝不会和气相对。

他却没有附和众臣,难道仅仅是明哲保身之举吗?恐怕不然。

唐厉风想起叶疏烟是那样的识大体,而她的父亲叶臻就更不会糊涂,一定能明白唐厉风决定和亲的苦衷。

唐厉风如今不需要反对的声音,所需要的只是有人能为他这样不得已的行为,给百官一个理由。

叶臻在这帮文臣之中,虽说并不算人缘好的,但他的品德和才学,是人人称道、人人佩服。

唐厉风看着叶臻,问道:“叶大夫,你对大汉和北冀联姻,有何看法呢?”

叶臻听见唐厉风问自己,目光波澜不惊,他抬起头走出了队列,向唐厉风拜倒,等唐厉风叫他平身,他才站起来说道:

“微臣以为,大汉与北冀联姻,有三点好处。第一,大汉国立国以来,北部边境并不稳定,边城百姓常常受到北冀边军和蛮族的欺凌,若两国结成秦晋之好,则边境可保安宁,百姓得享太平,方感恩于皇上施行仁政之功;第二,南幽国与东越国一直是阳奉阴违,并盼大汉与北冀交战、无暇南攻,如今他们自会审时度势,更加臣服于大汉,不敢轻举妄动。第三,素闻这位镇国公主也是女中豪杰,若是诞育皇嗣,将来也必定身强力壮,骁勇善战,追随皇上完成雄图霸业,巩固大汉江山。”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回响在金銮殿上,也回响在唐厉风及所有大臣的心里。

他认为联姻可行,第一个原因是为了边城百姓的生活安定考虑,和亲能让百姓平安,百姓必定称颂唐厉风施行仁政、令百姓安居乐业的功劳;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天下局势考虑,让南面两国更加顺服;

第三点,听起来是夸赞镇国公主,连带着也对她将来诞育的皇子寄予厚望,但是有心之人都听出了这话的意思。

唐厉风重文轻武,所以更注重在治国手段、用人智慧这方面教导皇子,期望他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将来的子孙能以文治而传承。

叶臻的意思就是说,北冀公主卓胜男本就是无甚才华、刁蛮任性,只要皇帝不着重培养她今后所生的孩子,放任自流,那么这孩子就绝不可能成为贤德之才。. 他既非长子、又非贤才,储君之位怎么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这话无疑有道理的,就这一点来说,卓胜男无足为惧。

和亲不过是权宜之计,政治又岂是儿戏,堂堂的大汉国人才济济,自然有办法不让卓胜男的儿子威胁帝位。所以何须如此惊怕一个北冀公主?

后宫的事,自有太后和皇后会管制,皇贵妃又如何,也得遵守规矩。

众臣听了叶臻的话,反对的声音逐渐小了。

唐烈云从没有和叶臻多说过话,他是武将,略有些藐视文人,可今日一听叶臻的一番陈词,顿时觉得,他应该对叶臻这个看起来有些固执死板、甚至有些迂腐的文士,刮目相看。

叶臻一介文臣,做了两年的散官,从没有参与任何实质性的事务,竟然对国情军事了如指掌。尤其是深知唐厉风叫他发言的目的是为了堵住众臣的嘴,这番话也说得让人无法辩驳,实在精明。

唐烈云这才知道,为什么叶疏烟会那么聪明,原来大有乃父之风。

不过,群臣虽然噤声,但郑丞相却是不甘心就这么算了。

他冷冷看了叶臻一眼,却是赞赏地一笑:“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叶家不愧是满门忠贞。叶婕妤正为皇上和大汉国清修祈福,叶大夫又能如此了解皇上的深谋远虑,真是叫我等惭愧。”

话音一落,他身后的几位高官也齐声附和,对叶臻的远见卓识表示十分的佩服。

这话,郑丞相说得十分亲切自然,听来也是夸赞之语,可是叶臻却是淡淡地看了郑丞相一眼,然后向唐厉风躬身道:“微臣不敢,只是皇上相问,微臣才斗胆说出拙见,不当之处,还望皇上指正。”

唐厉风听了,目光散漫地扫过了群臣,嘴角有一丝浅淡的笑意:

“叶大夫深得朕心,不必自谦。众爱卿也当明白,和亲一事,对于大汉国来说是件好事。且此事已定,诸位爱卿稍后随朕一起送雍王离京罢。”

看到北冀公主是当定了这大汉国的皇贵妃,那些谏言的官员都有失望、沮丧之色,却也不敢让唐厉风看到,便都低下了头,顺从地应声。

这里面不乏有遵照郑丞相的意思而进言、试图煽动群臣来阻止和亲的,当然主要还是想阻止北冀公主成为皇贵妃,可是叶臻慷慨陈词,皇帝又大加赞赏,谁还能再说什么?除非是想惹怒皇帝,不要这颗脑袋了。

有时候,后宫妃嫔之间的形势也映射着朝堂上的形势,所以前朝看似与后宫不相干,但却也逃不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见众臣都不敢再劝唐厉风,郑丞相却还未达目的,便亲自出列,向唐厉风拱手而拜:

“启禀皇上,臣以为,北冀公主入宫便成为皇贵妃,在宫里除了手掌凤印的太后,便是无人有权压制她。可如今太后身体抱恙,若然这卓胜男在宫里兴风作浪,岂不是要僭越


状态提示:457.第457章 刮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