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大明杀破狼>第031章 牛刀小试(七)

第031章牛刀小试(七)

四千哥萨克骑兵在这一轮枪炮齐射中损失了一千四百多人,这些都是最勇敢的哥萨克战士,余下的哥萨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他们不得不冒着线膛枪点射的风险,在斜坡上勒住自己的战马,然后试图转身。但是后头的哥萨克不知道情况,结果他们撞在了一起,场面变得愈加混乱。

而二线阵地上的大明士兵正在军官的催促下准备第二lún_gōng击,炮兵们在以最疯狂的速度清膛、装填,而不少折断了长矛的长矛兵则不得不让出位置,去后面找后勤军官领取新的长矛。更夸张的是滑膛枪手们,烟雾散尽后,他们被战场上的血腥给吓住了,军官们不得不对他们拳打脚踢,让他们保持队列,并立刻完成装弹。

这个时候如果哥萨克继续冲,战果还真不好说,不过他们没机会了,因为右侧高地上师属炮团的一百门六磅炮开火了。这些大炮的准星其实是有问题的,但是没关系,数量一多,打不准也打准了。后续的哥萨克骑兵当场就被砸翻了二百多个,虽然战果跟重炮团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但是够了,已经产生动摇情绪的哥萨克在这轮炮击后,毫不犹豫的调头逃走了。

帝**队称雄欧洲,靠得就是骑兵,如果骑兵都动摇了,那么接下来的场面就很热闹了。

跟随在骑兵后面的西班牙方阵还不知道这个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刚刚按照标准的西班牙方阵重新整理了队伍,把长矛兵放在了中间,火枪手放在了四角。

事后证明这是徒劳的,因为回冲的哥萨克骑兵毫不犹豫就把西班牙方阵给冲乱了。

张振岳很不走运,他此刻在低地,没有看到六千西班牙方阵混乱的场面,他还在催促部下迎接帝**的第二波送死了。

但是右侧高地上的张振邦看见了,他立刻请第一炮团的范尼将军调转炮口,炮击西班牙方阵。而他自己则鼓舞着二千部下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

同样发现战机的不单单是位置好的张振邦,还有曹文诏。这一次曹文诏是阳谋啊,自己的位置一直都在帝**队的视线范围内,你打我就走,你不打我就吊着。

而哥萨克骑兵溃败的场面立刻让曹文诏嗅到了机会,他立刻带着二千骑兵从帝**的视野中消失了。

帝**的总指挥彭海姆伯爵现在也很是惊讶,为什么自己精锐的哥萨克骑兵突然调头逃了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当他看到哥萨克骑兵冲散了己方的西班牙方阵后更是气得大骂混蛋,然后他亲自带着副官以及二百亲卫骑兵离开了己方的攻击出发阵地,前去拦截这些没有文化只会蛮干的哥萨克。事后证明,这个决定的对错还不真好说,但是彭海姆伯爵因此再次逃过一劫。

而张振岳虽然也是第一次玩这种欧式战争,但是看到自己的弟弟张振邦突然放弃阵地出击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战机。张振邦和张振海不一样,这个弟弟的性格沉稳和自己有的一拼,而且胆子跟萧严不相上下,如果说萧严是莽撞型的,张振邦就是果断型的。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张振邦这家伙有点怪癖,对于打仗之外的事情好像兴趣欠奉,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连成亲这样的大事都让他一推再推。

出于对自家兄弟的信任,张振岳立刻决定,出击,张振海他们八千人立刻开始整队,这个时候严格训练和严厉的纪律发挥了作用。欧亚联合军的官兵就在敌人的尸体上完成了集合,然后踩着鼓点出击了。孙和斗则让炮兵立刻想办法把大炮推上坡去助战,这可要了重炮团那帮人的命了。这么烂的坡,如何上得去?

等到张振岳带着八千人冲到坡上的时候,张振邦已经成功的击溃了一个1300人的西班牙方阵,并且和另外一个方阵开始了对射。

西班牙方阵和瑞典人的方阵不同,他们三分之二是长矛手,这个时候缺乏足够数量滑膛枪的长矛手就尴尬了,除了挨打还是挨打。这些来自西班牙的士兵有些沉不住气,最终军官屈从于士兵的意志,向张振邦的这个团冲了过去。张振邦他们自然是一轮齐射,打翻了百来个长矛手。然后三个长矛兵连就迎了上去,而滑膛枪连中最善于肉搏战的一个连也抽出佩刀,捡起挂在后背上的藤盾迎了上去,双方绞杀在那了一起。这简直就是时空错乱的混战,欧亚联合军的大明士兵虽然也是第一次参战欧战,但是肉搏战在他们跟东南亚土著反叛者的战斗中还是经历过的,每个团保留一个滑膛枪连不配刺刀配刀盾也是张振岳的决定。而这些化身为刀盾手的大明士兵对付长矛的办法也简单,先用藤盾的斜侧面一挡开,然后欺身贴上去就是戚家刀说得算了,考虑到西班牙人那密密麻麻的长枪阵,这可就是个技术活了。当然为了防止西班牙人玩长矛阵,还有一千滑膛兵在努力向西班牙人开火。

这种混战难免是会出现伤亡的,仅仅一个碰撞,三十多个棒小伙就结束了他们的欧洲之旅,长眠于此了。

但是这样的混账没有持续太长,因为张振岳上来了,刚好就在西班牙人的侧面,那还有什么说的,早就上好趟的六千滑膛枪手砰的把枪里的子弹打了出去,直接打翻了三百多西班牙人。然后二千长矛兵迎着西班牙人的腰就捅下去了。

帝**官已经没有办法再重新组织西班牙方阵了,有家有业的他们甚至带头开始了逃跑。

张振岳看到了敌人在动摇,他突然喊道


状态提示:第031章 牛刀小试(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