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绝地孤鹰>第410章 虞姬墩

贯穿上海东西向的吴淞江,上海开埠后,古人发现能从上海沿着吴淞江船行能直达苏州,因此,吴淞江又名苏州河。

上海西郊华漕苏州河边有个很大的土墩,当地人称其虞姬墩,不远处还有座虞姬庙。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荡气回肠却又柔情百结感》与眼前这个并不起眼的名叫“虞姬墩”的大土墩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胜、吴广在渔阳揭竿而起,各地义军尽皆呼应,不多久,暴秦政权被推翻,天下演变成了楚汉相争的格局。

项羽、项梁是从会稽到吴郡,结识艳惊天下的虞姬,从此横扫天下,笑傲群雄。不料,汉相萧何、陈平设计,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

军情紧迫,士气低落,刘邦又听从萧何计策,挑选军中及乡野之中会吴语之士,夜里齐唱吴楚民歌。

楚军军心涣散,尽起思乡之情。项羽大惊,以为自己家乡已经为刘邦所克,悲愤之余,与虞姬帐中饮酒,在虞姬的舞蹈中,项羽吟出了千古绝唱《垓下歌》。

虞姬亦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于楚霸王项羽怀中。

楚霸王项羽亦随后自刎而亡,只留下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兵败,虞姬身死。汉军一路追杀残军,欲一统全国。

虞姬有两个妹妹,亦是女中豪杰,听闻姐姐自刎于楚中帐中,愤而举兵复仇。怎奈此时天下格局已经大定,兵微将弱的虞氏二姐妹兵败,撤退到了吴淞江上的一个湖心小岛中。

那时的吴淞江即是今天的苏州河,是上海的主要入海河道,随着岁月变迁,吴淞江逐渐变小,经过不断疏通的黄浦江取代了原来吴淞江的地位而成为上海入海口。

汉军团团围住那个湖心小岛,虞姬的一个妹妹战死在湖心岛上,另一个妹妹突围成功后,也战死在附近岸上。

后人为了纪念虞氏三姐妹,就把那湖心岛叫作“虞姬墩”,在虞姬的两个妹妹战死处分别建了两座娘娘庙,另又为客死他乡的虞姬设立衣冠冢,并建庙以供香火。

岁月沧桑,吴淞江逐渐变小,湖心岛也和一岸连在了一起,而三座娘娘庙也只留下了一座。

唐代诗人崔颢的名作《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形容谭智文眼前的虞姬墩最贴切不过了。

陈恭澍选择这里作为伏击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地点,除了这里水道密布,地形复杂,适于打伏击外,恐怕也有与他刚上任便接连刺杀成功诸多汉奸特工因而豪气冲天有关吧。

这次设伏,陈恭澍志在必得,因此,他把一百多号“忠义救**”的人分成三组,第一组设伏于虞姬墩上,居高临下,攻击日军,另两组设伏于苏州河两边,形成夹击之势。陈恭澍自己则带领谭智文及其几下手下坐镇指挥。

一百多号人,在陈恭澍指挥下井井有条,几挺仅有的机枪也分别配置在三个伏击组中,所有人员潜伏于茂密的杂草中,陈恭澍严令不得曝露,违令者军法从事。

太阳慢慢露出了头,上海的冬天本就寒冷彻骨,虽然没有一丝风,却也令所有深夜进入伏击阵地的所有人都觉得难熬,终于,盼来了冬日暖阳,众人吃着干粮,在草丛中默默等待着攻击的到来。

上午八时许,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陈恭澍精神为之一振,下令各阵地进入攻击状态。

阳光下,江面上从上海方向驶来了一艘炮艇,船头插着的膏药旗分外刺眼。

船驶近了,陈恭澍发现,艇上站着五个端着三八大盖的日军哨兵,船首的一门舰炮黑洞洞的炮口令人生畏,船舱各个窗口都架着一挺歪把子机枪。

在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进入伏击圈后,陈恭澍从身边的一个特工手里拿过一把三八步枪,瞄准站在船头的一个鬼子兵,扣动了扳机。

随着鬼子兵的倒下,三个方向的伏击小组同时开火。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顿时停了下来,站上船上的五个日军哨兵倒下了四个,另一个连滚带爬躲进了船舱。

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的士兵,不愧是日军海军陆战队的精英,虽然他们没想到武器装备极差的中**队能主动向他们开火,在短暂的惊慌后立即镇定了下来,船上的所有轻重武器齐开。

两发炮弹落在了虞姬墩上,虞姬墩上的火力顿时明显减弱,显然已经陈亡了不少弟兄。而两边设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虽然暂时伤亡较小,可让日军船舱两旁密集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了头。

陈恭澍心急如焚,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全歼这艘日军武装装甲巡逻艇,哪怕全部战死,也要同归于尽,决不撤退。

日军的机枪吐着凶猛的火力,船头的舰炮则对着四周疯狂轰炸。伏击队的子弹打在炮艇上,只溅出一片火花,却不能打穿艇上厚厚的钢板。

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陈恭澍部下已经伤亡过半。陈恭澍急得再也坐不住,提着手枪准备亲自冲上前去。

谭智文拉住了陈恭澍,指着船的中后部,对着刘海山说道:“看到没有,那个部分应该是日军炮艇轮机部分,前面就是日军的战斗舱位,中间有一大块平整的钢板,四周则有物体团团围住。只要把炸药包放在那块钢板上,必定能炸沉日舰。有


状态提示:第410章 虞姬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